第03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时评
 
标题导航
反腐网站“拿来主义”未尝不可
谁该上“黑名单”?
聚首微博
“连坐治庸”是把双刃剑
“入学先考爹”凸显教育资源分配不公
2011年6月18日 星期
 上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入学先考爹”凸显教育资源分配不公


  值得提及的是,正是因为教育资源不均衡,才生发了举世诟病的择校乱象。犹记得2009年,刚上任不久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烧的“第一把火”就指向“择校”,袁部长表示,要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基本均衡,这无疑让老百姓看到了遏制择校费的些许希望,更看到了均衡教育资源的必要性,如果不均衡教育资源,就既遏制不了择校乱收费,也遏制不了“孩子上小学、家长先考试”等乱象。

  其实,去年国务院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明确提出,“(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这些表述指向的都是均衡教育资源。无论是法律还是纲要,都强调均衡的必要与必需,但是从现实看并不容乐观。其实均衡教育资源并不难,只要做到两点即可,一是有勇气、有魄力切断择校背后的巨大利益链。二是遏制非正常的政绩思维,不少官员之所以重点打造重点学校重点班级,是把其当做引以自豪的政绩工程。

  培根说:“只要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穷就不会变成世袭,就不会一代一代世世代代地穷。”捍卫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就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均衡教育资源,让孩子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既是遏制“孩子要上学、家长先考试”等乱象的必需,更是还原和保障孩子受教育权、享受教育公平的不二之举。

考试考家长

  日前,武汉实验外校小学部举行入学测试,家长考完后连称“试题量有些大”。据了解,今年实验外校小学部吸引了6000余人报名,但本部仅招240人,平均25个人录取一人,堪称武汉市“最热门小学”。除小孩要参加考试外,家长也必须参加考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