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林峰通讯员杜在健)“来禹王湿地一日游,最大的好处是游玩中有农耕体验,让人在忙活中忘记了劳累。”来自中心市区姓胡的游客这样说。6月7日,在寒亭高里禹王生态湿地,三五成群的游人,或游船、或捕鱼、或踩藕,笑声不断,玩得不亦乐乎。寒亭处处旅游景点,成为市民一日游的好去处。
近年来,寒亭按照“大文化、大旅游”的理念,立足资源优势,挖掘资源,以资源打造特色游。大力培育旅游经济,形成了以民俗游为主,历史文化游、生态游、农耕游等为补充的格局。
民俗游逐渐品牌化。该区立足“国内唯一,世界有名”的目标,使杨家埠民俗走上高端、品牌的路子。在发展上,他们注重民俗旅游娱乐教育的参与性、体验性,开辟了“艺人一线牵”栏目,深入庭院作坊,挖掘民俗原汁原味,把旅游延伸到老艺人庭院作坊,充分展现民俗的原始韵味。为丰富旅游内容,他们又开发拓展旅游产品,以主题景点展现多面民俗,布景设置从单一的欣赏层次过渡到了综合的参与体验层次。目前,围子墙、文润阁、年画刻印馆、风筝扎制馆、古店铺一条街等百余处民俗景点,丰富的文化底蕴增强了对民俗文化的承载容量。另外,投资3000万元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年画》的拍摄,成为该区又一个旅游展示平台。民俗文化旅游建设的频频举措,让杨家埠硕果累累,在成为“第四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后,又荣获“中国年画之乡”称号。
历史文化、民间传说旅游方兴未艾。该区结合历史特点,挖掘古寒国历史文化,特别是于家大院,已成为一个重点承载核心,向四周辐射,展示该区明清建筑艺术和耕读文化的窗口。目前在于家大院已有民间生产生活用品500余件,开设了“于氏家族史展馆”、“于氏名人馆”、“于家学堂展馆”、“于占鳌故居”等多个展馆。挖掘“柳毅传说”,打造柳毅山“情缘”文化。在朱里柳毅山,他们依托“柳毅和小龙女”的神话传说,以情和缘为主题,规划柳毅祠、天池海眼、柳毅读书处、柳毅书院等旅游景点,总投资达3.3亿元,成为继杨家埠民俗旅游后的又一个生态文化旅游景区。与此同时,为助力情缘文化旅游,该区积极申报“柳毅传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农耕体验游,成为市民短线游的新概念。该区以创意农业为依托,积极打造引领市民休闲体验的时尚潮流,他们以土地为消费对象,以既能劳动生产又能休闲旅游的现实版“开心农场”为开发内容,给市民带来了一种崭新的旅游休闲理念和颠覆性的旅游体验。近年来,区里在南部打造万亩都市农业示范区,以土地认养为主的“市民农园”发展到3000亩,以此形成的创意农业逐渐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在北部禹王生态湿地,利用湿地的自然环境优势,规划果蔬采摘、莲藕踩挖、捕捞垂钓等休闲体验的游乐项目。目前,禹王生态湿地的功能规划逐渐完善,并纳入了白浪河中段治理规划。禹王生态湿地已先后投资6000余万元,新建葫芦岛、景观塔、亲水平台、水景栈桥等近10个景点,已发展成为集生态休闲、观光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