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邓有峰卢伟
骄阳似火,项目建设让昌乐大地如润甘露,处处充满着生机和希望。在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机器轰鸣的厂房车间,一幅幅宏伟蓝图正在描绘,一处处工业园区正在崛起,一个个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联络员”进驻120个大项目
最近英轩实业副总经理夏瑞民心情特别好,公司投资建设的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进展顺利,原来困扰项目建设的排水管道问题,也在包靠项目的“联络员”协调下得到了解决,项目年底前可全部投产。
为更好地服务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按期建成投用,昌乐着力构建重点项目“大包靠”工作格局,对每个重点项目都明确一名县级干部作为“联络员”进行重点包靠,为企业发展提供“一条龙”、“包揽式”全程服务,全天候靠在项目上,准确掌握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确保问题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争取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他们全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对年初确定的120个项目,特别是英轩实业循环经济发展及工程机械制造、矿机集团扩产、宝路达电动汽车、日科化学扩产、南寨水库等20个重点项目,重点抓、重点靠、重点促,倒排工期、加快推进。
全力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
“我们新上的3万吨MDBE项目,从立项、环评、安评到安装生产线设备中间遇到的难题,县里的相关部门都能主动上门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元利高科总工程师谭立文说。元利高科今年新上的3万吨MDBE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能将达到5.5万吨,是全国最大的MDBE生产线,也是全国唯一一家达到欧盟标准的生产线。
昌乐将干部作风建设与项目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凡是项目建设涉及到的镇街、部门,都把项目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全力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对项目用地、立项、节能、减排等问题,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完善手续,规范项目建设,特别是项目建设涉及到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具体事项,主动衔接,主动服务。昌乐大力倡导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严格落实首接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全面提速提效,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打造最优发展环境。“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昌乐干部群众坚持用真心换真金的理念,重点打造资金涌入的理想环境。今年第一季度,共引进投资额过5000万元的项目6个,到位资金5.1亿元。
一包到底直至项目建成达效
亚太中慧食品工业园从开始建厂到试生产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月就能正式投产,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像亚太中慧食品工业园这样的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得益于昌乐建立了完善的项目推进机制。
昌乐加强对重点项目调度,实现项目调度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每半年对全县确定的重点项目进行一次观摩调度,直至项目建成达效。对重点项目实行动态推进,未完成包靠任务的下一年度继续包靠,同时包靠好新的建设项目;加强督查监督,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督查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行一线督查、现场督查,准确掌握项目建设真实情况,一月一通报;加强考核奖惩,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各镇(街、区)科学发展和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根据考核情况予以奖惩。
浪急催潮涌。今年第一季度,昌乐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9.3亿元、增长12.6%;实现财政总收入5.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1亿元,分别增长32.3%和2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3亿元、增长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