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新发现 解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专题

第03版
商务之窗
 
标题导航
16座战国平民墓揭开面纱
苏州一工地挖出4吨重北宋古币
青州市西书院初中实施育人工程提高德育实效性
探访中共临朐县城地下联络站
南方古猿社会已有“出嫁”风俗
1万年前人类已培育转基因水稻
2011年6月10日 星期
 上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6座战国平民墓揭开面纱


  神秘的中山国又有了新的发现。日前,河北省文研所组织的考古队在平山县两河乡张杨村发现了一处墓群,初步推断为战国平民墓群,属于中山国时代墓群,考古队已完成对整个墓群的勘探工作,并对一座墓葬进行发掘,出土了铜带钩、铜削、刀币等物。据悉,在平山境内的中山古城遗址区范围内,目前发现的平民墓葬不多,这个平民墓群的发现将为研究中山国提供更多的素材。“此次发现的战国墓群在平山两河乡张杨村,在上世纪70年代发掘的中山王陵南面一公里左右,迄今发现16个墓葬。”张杨村墓群考古队队长刘连强透露,此前进行勘察时发现这些墓葬是长方形,而且有夯土,“这是战国墓的特色,目前发掘的一个墓出土带钩和铜刀等器物,初步推断是个战国平民的墓葬。”

  笔者在平山县张杨村村口广场上看到,几位考古队员正在地下2.4米深的地方仔细做清洁和整理工作,“这里南面有7个墓,北面有9个墓,现在正在对南面的7个墓进行挖掘。”一名拿着“洛阳铲”的考古队员指着墓群介绍。

  “这个人腰上有铜带钩(装饰品),右手边还握有刀币(战国时期中山国钱币),另外脚边的铜削(装饰品小刀)都是他随身下葬的物品。”刘连强告诉笔者,据推测,一号墓墓主人为一名年龄约40岁上下的男性,从表面上看表情从容,应该是正常死亡,以“头朝北脚朝南”的方式放置在木棺中。“墓群中1号坑的墓主人牙齿完整,尸骨完整,有利于挖掘后期的研究工作。”

  而从随葬品来看,该墓葬的主人应该不是王室成员,而是一名平民。刘连强说,从一号墓的形状上看,也并非公爵王后之类属,倒是和民葬的规格相同。“在现在已经开始挖掘的7个墓中,我们发现其中除了一号墓之外,其余6个墓都是两两相邻,这种排列说明墓主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比较亲近的,但具体是什么关系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刘连强告诉笔者,这种两两相靠的墓,与相隔1300米处的中山王和中山王后的墓地十分相似,可以初步猜测这些坟墓组是夫妻合葬的结果。

  对于墓主人的身份,刘连强告诉笔者,现在对于墓主人的具体身份以及相邻墓主人的关系还不能够做出准确判断,但是通过出土的刀币、青铜削、桥梁币、铜带钩四件随葬品可以看出,墓主人的家庭应该较为富有,属于一名“富民”。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决策办公室副主任梁勇则告诉笔者,从出土的刀币来看,基本可以断定出墓主人是战国时代的中山国人。“在战国时期,只有中山国使用的是刀币。而自赵灭中山国之后,赵国就已经使用三孔布币。”冀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