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晚,罗兰・加洛斯的夏蒂埃球场见证了一个伟大的奇迹,李娜成功问鼎法网冠军,成为首个夺得四大满贯的中国人。当李娜仰面躺在那片决赛的红土场上时,相信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的中国人都同我一样,内心里有股难以遏制的想哭想呐喊的冲动。
西方媒体也为之惊艳,叹服中国人打破了欧美百年垄断,盛赞李娜为自己的国家创造了历史。而这一晚也注定成为了中国体育迷的狂欢之夜。
决赛之前,李娜曾指着埃菲尔铁塔的尖顶说,希望自己能站到最高点,证明中国人可以改变一切。现在,她做到了。
在赛前,我就预感到李娜会夺冠,因为她已经具备了夺冠的优势,她的发球、正手击球和落点的变化都非常出色。除了技术上的完备,更重要的她拥有了内心的成熟与智慧,以及由此带来的淡定从容和强大的自信心。就像刚刚上映的“功夫熊猫”,要想由大侠变成君临天下的王者,必须具备更内在的修炼和身心内外的融会贯通。
就像李娜团队服上所写的标语:创造自己。个性最终塑造了李娜,个性也成就了李娜。而她艰难成长的过程也是她塑造自我的过程。以前的李娜倔强好胜,虽早已具备了一流的技术,但过于好胜也成为钳制住自己的心魔。比赛中她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挫折时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发火,负气似的输得稀里哗啦。但也正是她的倔强好胜,使她在一次次的磨砺中,得到了不断地锤炼,迅速成长起来。在澳网决赛中她还是一个决赛菜鸟,仅仅几个月后的法网决赛场上,却自信地挥出了致胜的球拍。她所表现的成熟与淡定,使她的启蒙教练直呼已经和当年那个倔强的小女孩对不上号了。连斯基亚沃内也惊奇:“李娜成长得太快了”。她不知道中国人讲究的是厚积薄发。
其实,网管中心对运动员实行“单飞”,是对运动员个性自由的极大解放。个性可以释放出最大的创造力。正是因为单飞,李娜的团队得以制定更适合李娜个性的训练方式。比如这次李娜的教练莫滕森,更像是李娜的心理医生,他教会李娜更积极地享受比赛和更自信地掌控比赛,这是以前大一统时期,一个教练带七八个队员很难做到的。
个性的锤炼和内在的成熟,让李娜打球更加富有智慧。相比欧美一流的运动员,她会更聪明地选择线路和角度,而且更具隐蔽性。这种智慧显示出东方式的内在性。在第四场对阵科沃托娃时,在技术与力量明显落后的情况下,她完全凭借着智慧限制住了科娃的发挥,这就像我们武术中的内家功,在力量不如对手的情况下,以柔克刚,卸掉对方的力量,达到以弱胜强的效果。这也为我们的很多弱势项目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
在法网上,李娜不仅显示了个人的练达与成熟,也同时显示了中国人的更加开放、自由、率真的现代精神。她的笑靥已经在罗兰・加洛斯成为一种象征美好的中国符号。这种在各种磨砺与摔打中历练出来的洒脱与真实,要远远高于中国的电影明星在各种电影节上摆酷的感召力。无数西方媒体被这位幽默、率真的东方女子所吸引。就连新华社也称她是象征着开放、阳光、进取的中国名片,所以李娜虽没有在致感谢辞时感谢祖国,但祖国人民真要感谢她,是她让中国在一个弱势的区域里站上了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