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连线基层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多项举措打造纳税服务新引擎
泊庄村的“地下银庄”
诸城:农机补贴“贴”进心坎
“传经送宝”到山乡
建农村沼气服务网点解决重建轻管问题
3年“催生”409个规模经营主体
推出便民社保“一条龙”服务
大学生“村官”华丽转身
2011年6月7日 星期
 上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经送宝”到山乡
本报记者韩立新通讯员陈安金刘春山


  6月5日上午,安丘柘山镇会堂内容纳400人的座位无一空席。台上农业专家、教授图声并茂生动地讲课,台下干部群众一边聚精会神地听讲,一边不停地作着记录。原来,“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潍坊市农科院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正在这里举行。

  近年来,伴随着柘山花生被国家农业部审批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后,使柘山花生名声远扬,价格一路攀升,让农民得了实惠。为了确保花生高产、高效,确保质量安全,柘山镇每年都要聘请省、市农业专家和大学教授来镇上给农民授课,向农民发放明白纸,传授花生的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及大田管理等技术要领。

  这次由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潍坊市农科院、潍坊市农业局、安丘市农业局联合组织的“送科技到山乡”,给农民群众带来了极大地兴趣,专家教授利用投影仪,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农民详细讲授了花生高产生理基础,肥效后移,防止早衰;适期晚播,机械化播种;调控生长,协调源库关系;麦套改夏直播为核心内容的丘陵旱地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和合理耕作,配方施肥;选用良种;适宜种植方式与密度;地膜覆盖,适期晚播,合理密植;主要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以及区域化种植方法等进行了讲述。

  当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土肥与栽培技术研究室主任万永善教授讲到花生起垄栽培和地膜覆盖时,引起会场的一阵阵掌声。万教授比方说:“花生仁种到地下后,这个仁就好比是一个在睡觉的人,起垄加深了活土层(褥子),覆盖地膜就是盖上了一床被子,当然舒服多了,所以,它生长的健康、快活……”

  当潍坊农科院综合试验站姜言生教授讲到如何防治蛴螬时,会场顿时鸦雀无声,人们认真地听着、记着,近几年的花生生产,农民朋友真是叫躲在地下的蛴螬折腾苦了,不光是影响了产量还影响了外在品相,听了姜教授的一席话,人们一下子有了高招。

  会议讨论期间,来自全镇各村的群众都是一个话题,就是今年花生怎么种,怎么管。谭家秋峪村的谭培金介绍说:“选种也要讲品相,选双仁果产量就是高,产出来的双仁果也多。”华家宅村的刘爱民接着说:“良种保证出好苗,技术到家产量高,俺确实尝到科学种田的甜头了!”听到农民朋友的一个个发言,教授们幸福的笑了。

  与此同时,对农民提出的一个个关于花生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当场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深受农民的欢迎。

  会上,教授们还向与会人员发放了明白纸2000余份。整个培训班从上午9时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1点多钟,人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会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