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创城在行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寒亭文明创建工作“不留死角”
席地而卧大煞风景
创城永远“在路上”
乱穿马路旁若无“车”
东关街道有了“民生直通车”
奎文出租车行业打造“创城先锋”
2011年6月7日 星期
 上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城永远“在路上”
武心舜王金芝


  创建文明城市这块牌子,既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的,更是一种借以提升我们城市整个文明程度的手段。从这个意义来说,一个城市对文明的追求,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其状态就是“在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强化管罚教育,加大各项法规、规章尤其是城市管理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市民知法、守法;要严格执法,对一切不文明行为实行严管重罚,使之在严管中受教育,重罚之下出文明。虽然文明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育、道德等多种元素参与,但当文明作为一个可量化对象纳入城市文明测评体系时,对应的却不仅仅是意识形态层面的东西,而必须有实在的可操作、可量化的监管体系、督察体系、奖罚体系,也应该有更多的制度化的东西。比如交通,比如环境卫生,为什么不抓不管就有可能下滑呢?这是因为我们在长期化、制度化的问题上还做得不够。此外,我们的城市是一座包容的城市,但这种包容,是要在温和与坚持中,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影响他人,甚至规范他人,约束他人,慢慢形成一种文明的传递与坚守。

  与文明习惯对立的陋习是顽固的,因而对不文明陋习严管重罚就是让文明行为养成习惯的重要保证。陋习已是部分人的习惯,在教育引导下会改掉些,但也易反复,仅凭教育引导是不够的。为此,不仅要有严惩不文明习惯的舆论氛围,也要有严管重罚的攻势,恩威并举,形成规范文明行为的强制态势。严管重罚,以罚促管,以强有力的严管重罚措施,产生震慑作用,这也是另一种教育手段。

  近日市区对违章的车辆与行人的严管重罚措施收到了明显效果,交通秩序大为改观,市民举手叫好。对类似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穿马路,损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现象如果再处以曝光与重罚的话,就会让其即便有违规心也没违规胆,久而久之,文明意识自然就增强了。

  另外要组织强有力的文明执法队伍,对不文明市民要坚决做到发现一起,制止一起,处罚一起,教育一起,决不手软、留情面。同时,每天还要安排人员对执法人员进行跟踪监督,对执法不力者实行责任追究,以此形成一种高压态势,让文明成为市民的一种自觉行为。

  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是一个基础性、群众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群众积极、广泛、长期的参与,这需要我们的职能部门进一步明确创建文明城市的动机,在落实规章制度上下足功夫,创造一种自我约束的氛围,创设一种严管重罚机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