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建强通讯员陈强王建名)5月中旬以来,寿光市的七千多名菜农积极参与今年的农膜质量调查。据了解,从1996年开始,寿光市每年都要组织这项调查,调查结果不但保护了菜农利益,而且影响着全国农膜生产企业和经营商家,成为中国农膜市场的“航向标”。
寿光市是我国蔬菜大棚发源地,蔬菜种植面积80余万亩,蔬菜大棚40多万个,大棚农膜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年销售量已连续12年超过8万吨。全国农膜企业争相在寿光开拓市场,并通过寿光辐射全国各地。然而,由于品牌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给蔬菜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为了保护菜农的切身利益,向菜农提供可靠信息,自1996年开始,寿光市工商部门每年都组织开展农膜质量调查活动,通过向经销商了解农膜经营情况、组织菜农填写农膜质量调查问卷、召集代表村庄负责人座谈等三个步骤,对该市农膜品牌和经营商家进行调查,然后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公布结果,引导菜农购买优质品牌。
至今,这项行动已进行了15年,每次都涉及全国近百家农膜生产企业及寿光市所有农膜经营商家。调查结果代表了市场对产品的认可,菜农根据消费警示购买优质产品,有效地保护了自身利益。同时,随着农膜质量调查的持续进行,劣质农膜在寿光失去了市场。据统计,1996年寿光市农膜销售企业超过400家,到2010年仅剩30多家。现在,全国各地农膜代理商在选择代理品牌时,都会认真参考寿光农膜质量调查结果;这一结果也成为全国各地农民选购农膜的依据,他们相信寿光菜农在多年的农业实践中作出的正确选择。根据这项调查结果,生产企业会及时调整农膜生产规格,经营商家则会更换进货种类。
寿光市的农膜质量调查报告,还催生了新的质量规范标准。由于农膜产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国一直没有相关行业规范标准。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寿光消协创新性地编写了《寿光市农膜行业质量规范》,使其成为全国农膜生产厂家、经营单位对农膜质量承诺的主要依据,也成为各地协会解决农膜质量投诉的一把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