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创城在行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专题・广告
 
标题导航
创文明城需要“啄木鸟”
乱搭乱建隐患多多
违章停车市民添堵
垃圾乱倒污染环境
市交通运输局文明创建进入“实战”
寒亭:“1小时志愿服务”让文明永不掉线
让老有所依
2011年6月2日 星期
 上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寒亭:“1小时志愿服务”让文明永不掉线


  □记者马林峰通讯员杜在健

  “水变黑了,鱼儿死了,都是垃圾的事儿。”一个小女孩说。

  “垃圾怎么处理呢,应该放在垃圾桶里。”老人对孩子说。

  5月28日,在寒亭区怡海花园广场上的一张漫画前,一位老人正仔细地教导孩子。漫画的内容是教市民如何搞好垃圾分类处理等等文明常识。据了解,这幅漫画是寒亭区开元街道的大学生村官们一起动手制作的。这是该区文明创建活动的一个镜头。

  在寒亭城区,“1小时志愿服务”活动唤起了市民们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人们自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寒亭区文明办主任马疆告诉记者。志愿服务者都是来自广大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和职工,他们在每周星期一和星期五的早上,在城区内商业大街、公交站点、广场、超市、网吧、公园等107类测评站点,集中上岗,进行文明引导和劝阻。公务员“1小时志愿服务”活动,对文明城市创建起到了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

  “同志,你没看到是红灯嘛,这样很危险,等绿灯了再走……”5月28日上午,在寒亭区通亭街,一位臂戴志愿者红袖章,手持文明小红旗的志愿者劝阻了要闯红灯的市民,并向他讲解交通法规常识。记者绕寒亭中心城区一圈,发现各个主干道路口都有一群统一佩戴志愿者服务帽和袖套的志愿者与执勤交警、交通协管员一起协调街头交通,劝阻不文明交通行为,引导行人和机动车按交通秩序各行其道,成为寒亭城区街头一道特别的红色风景线。

  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以来,该区依托社区,建设并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志愿服务网络体系。结合“1小时志愿服务”,为让志愿者切实动起来,吸引更多的市民投身到文明城市创建中,区里制定出台了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实施细则和办法,建立起一套志愿者注册、管理、培训、表彰激励等机制,使志愿者成为一支“正规军”。

  该区还侧重志愿者的技能训练和服务素质养成,针对全区各行各业的文明城市创建特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志愿者助交通行动,帮助广大市民形成了良好的出行习惯;通过关爱老人志愿服务,让全区847名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美满;通过发挥青年志愿者优势,有效服务风筝年画艺术节、潍县萝卜文化节等重大节会,为寒亭赢得了“微笑”。

  对口志愿服务怡海花园小区的开元街道大学生村官孙晓菲对记者说:“志愿服务,呈现的是社会,历练的是自我。有能力就出一份力。”据介绍,志愿服务已覆盖家庭教育、法律咨询、交通协管、文化活动等方面,公务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老年志愿者、环保志愿者和巾帼志愿者等志愿服务队伍达116支约万余人,志愿服务点位完全覆盖了全区10个社区。如今,在公务员志愿者“1小时志愿服务”带动下,形成了梯次空间的志愿服务,促使文明传递的延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