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晓芳刘伟通讯员范华志伟在健
缤纷五月,踏访寒亭,处处感受到发展的脉动。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该区努力提高党员干部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全区上下呈现出心齐、气顺、劲足的喜人局面。
谋远―――思想提升敢为先
“破解突出问题169项,研究制定创新机制专题120项,提炼创新成果113项……”结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寒亭区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发起新一轮“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大讨论,并引起强烈的思想震撼,取得丰硕成果。
有思想,才能行得远。为让“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该区把其与廉洁从政划等号,提到新的思想高度,并以“十个一”的内容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认识,解决工作中的“冷、浮、庸、奢、散”突出问题。
活动中,该区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执政的衡量标准,引导党员干部“沉下去,办实事,变角色”,化思想为行动,提高执政能力。该区积极营造“政策洼地”,以政策的上下衔接,解决“中梗阻”问题。工作中,他们结合实际,加大创新力度,制定配套政策,增强政策的透明度,极大降低了解决问题的难度。通过活用政策,党员干部实现了“积极作为”、“大有作为”。
创新―――转型升级强服务
在区公共行政审批中心,重点项目坐上“直通车”,效率提速30%以上。“直通车”措施实施以来,先后有潍柴铸造二期、双虎家私等22个重点项目享受到了高效服务。
只有创新方式,才能利于执政为民。该区上下紧抓服务创新节点,各职能部门都纷纷变角色,强服务。
向服务变角色,优化部门工作作风,深入开展“机关工作下基层”活动。该区组织实施重点村集中综合整治和“包村联户”,从区直部门单位选派1200名党员干部,对全区26个重点村和127个一般村进行驻村包靠,对办实事解难题、壮大农村经济、化解农村矛盾等强化扶持。目前,他们已落实38个农业致富项目,建成和扩大了4个种植、养殖基地,帮扶钱物100余万元。为强化机关效能升级,该区还以服务零距离、工作零缺陷、群众零投诉、上级零问责“四零服务”为目标,优化服务,实现软环境建设的“转型升级”。
求实―――倾情民生铸品牌
5月4日,全市首家城乡劳动力市场―――潍坊市城乡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在寒亭区正式启用,每年能带动600余人稳定就业,为1万余人次提供转移就业综合服务。而从立项建设到投入使用的四个月,成为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完美注脚。
民生实践,既是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该区每年以超过财政总支出70%的财力投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着力保障改善民生需求。
今年,区财政出资上亿元,全力办好10件惠民实事,包括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高“新农合”补贴标准,新建、续建及改造20所城乡中小学校,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免费为全区70岁以上老人接种流感疫苗,实施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程,建设潍坊市农村劳动力市场,实施免费入村放映工程,为农村57所公办幼儿园更新配置课桌凳等。如今,惠民实事已从单一性过渡到结构性,从应急式过渡带到制度化,成为一种惠民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