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再熬夜看球了,但欧洲冠军杯是例外的,特别又是巴塞罗那和曼联的终极对决。
在赛前的新闻发布会上,欧冠推广大使李冰冰向弗格森提了一个问题,把老爵爷身边的费迪南德给逗笑了。因为比赛是在中国的凌晨时间,李冰冰的问题是担心会不会把中国的球迷看睡着了,老爵爷一本正经地保证着比赛的精彩。然而,比赛中红魔曼联却成了一个尴尬的配角,真正让世界为之癫狂的却是巴塞罗那队。
大赛之前,运气似乎站在了曼联一边,巴萨的场上灵魂普约尔热身时莫名其妙地受伤了,他们不得不启用刚做了肝部肿瘤手术不到三个月的阿迪达尔替补出场,而当天温布利的天气也变化无常,这对崇尚技术流的巴萨无疑也是不利的。比赛开始后的前十分钟,局面似乎在朝着曼联喜欢的节奏发展,高强度地快速突击与不懈地奔跑充分体现出了曼联的力量与强悍,这让普遍矮曼联一头的巴萨队员们没有尽显出他们技术上的优势。局势似乎应和了赛前的舆论―――这将会是一场最好的矛与最好的盾之间的较量。但此后的八十分钟里,巴萨以完美的表现征服了全世界的球迷,并让许多专家大跌眼镜,称其为宇宙队。
巴萨的强大在于它似乎在闲庭信步间便掌控了场上的局势。有人把它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克鲁伊夫那支全盛时期的巴萨队做比较,但现在的巴萨队全攻全守的打法似乎比祖师爷克鲁伊夫的时期更为精到。原因很简单,就像少帅瓜迪奥拉所说,他有能贯穿他战术的球员,更有像梅西这样的地球上最好的球员。所以说,当十分钟之后,大赛来临时那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感便渐渐离我远去,我像崇尚“半脚传球”的这些巴萨球员们一样开始享受比赛的进程。哈维与伊涅斯塔们像会用脚拉小提琴的大师,皮球在脚边若即若离,拉来拉去,既像要传球又像要过人,弄得曼联球员们无所适从,即使朴智星跑得脸色煞白,也只能徒劳地追逐着巴萨轻盈远去的影子,徒呼奈何。
九十年代的老巴萨代表了传统的欧洲强队的打法,整体攻防,力量与速度俱佳,用解说员们惯用的说法,就像水银泄地一般流畅。但现在这支巴萨的身上,看到的却是对比赛节奏的精确控制,或快或慢,游刃有余,即使是后防队员似乎也具有前锋一样的细腻脚法,他们在很小的区域内进行着三个人的短传配合,皮球像踢出的毽子一样在曼联球员的身边穿梭,令人眼花缭乱,最终像手术刀般寻找到一条隐蔽的传球缝隙,给出致命一击,他们打进的第一粒入球便是这种战术的完美体现。这种化骨绵掌般的内在功力,似乎谈笑间便让对方灰飞烟灭,无怪乎比赛后专家们惊呼外星人来袭。当巴萨一致推举与病魔做斗争的阿迪达尔举起欧冠金杯时,我的心掠过一股温暖的潮水,他们并非外星来客,他们只是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痛苦和困难,才站上了欧洲之巅。
今夜之后,足球的纪年已然走进了巴萨的时间,像足球评论员张路所说,生逢巴萨的年代,是所有球迷的幸福。但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终极猜想,未来谁能与巴萨争锋?老爵爷弗格森颤抖的双手似乎预示着红魔曼联已经臣服,是继续招兵买马以图再战的穆里尼奥,还是曾经对巴萨有过胜绩的国际米兰,抑或是英超的另类切尔西?这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或许最终战胜这支巴萨的也只有时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