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招商银行进驻以前,潍坊很多年没有新的银行出现,只有传统的工、农、中、建、交、潍坊银行、农信和邮储等银行业金融机构,这与潍坊的经济发展和日益活跃的民营经济极不相称。记者了解到,当时对于潍坊市场这块大蛋糕,各股份制银行都想进来分一块,纷纷到潍坊来考察调研。招商银行一声炮响,打开了潍坊沉寂已久的金融大门,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涌入,对潍坊的金融行业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潍坊市金融办公室银行科科长刘向刚认为,股份制银行纷纷进驻,打破了潍坊金融市场原有的平衡,加强了银行之间的竞争,增强了银行机构的活力,带来了丰富的业务品种和优质的服务,并且带动了资金的流动,增加了信贷资源,更好地服务了地方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
剑指中小企业
潍坊经济的特色是中小企业特别多,大企业相对较少。大企业发展时间较长,基本都跟各大型国有银行有着长久的合作关系;而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实力和信用方面的问题,目前普遍存在贷款难的问题。
从银行贷不到款,很多中小企业不得不以更高的代价通过民间融资来解决资金周转问题,无形之中大大增加了成本和风险,阻碍了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正是基于这一点,各股份制银行进驻以后,基本上都把目标客户定位于中小企业。
在潍城区经营一家铸造企业的刘经理对股份制银行进驻以后的变化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以前潍坊的银行数量太少,我们贷款可选择的机会就少,而且国有银行容易受到各种政策的制约,贷款手续很繁琐,而股份制银行在政策上相对就比较灵活,手续简洁,非常适合我们这种小企业。”
推出有特色产品服务
股份制银行进驻以后,都根据潍坊的实际情况,推出各自独具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吸引了大批客户。市民孙女士是招商银行的忠实客户,她向记者介绍说:“招商银行跟市区多个商家合作,每年都会推出大量的活动,比如刷招行卡可以10元看一场最新电影、可以到多个饭店吃饭享受半价优惠等很多活动”。中信银行开业以后,紧紧抓住老年人这个容易被忽略的群体推出了“七彩华龄”卡,为老年人提供舒心的金融服务;同时,中信银行还为潍坊市民办理美国签证过程中的第二次签证,不必再专门去北京办理了,极大的方便了市民。
方便市民金融生活
刘向刚分析认为,“银行数量增多,竞争也会加剧,最先受益的就是老百姓。银行为了争取客户,会呈现出优质的服务和丰富的理财产品,老百姓得到了更加便利的金融生活和舒心的服务。”大量银行的进驻,不仅仅带来了数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给市民的金融生活也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市民手上的纸质存折逐渐变成了银行卡,年轻的上班族几乎人手一张信用卡,自动取款机变成了自动存取款机,办理小额业务不用再去柜台排长长的队伍,银行工作人员面对着客户的时候永远都是甜甜的微笑……银行在市民生活中承担的功能与角色也从最初存钱、取钱的“保管箱”发展到理财、投资、资产增值,乃至工资、养老、缴费、购房、买车的全方位金融“管家”。
国有银行应对竞争
为应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带来的竞争,国有银行也不甘示弱纷纷采取措施,不但继续发挥原有优势,而且还利用自身网点多、资金实力强的特点,不断改进服务理念、推出特色产品来提升服务水平。
建设银行潍坊分行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建行是第一家实现网点转型的国有银行,转型以后增设大堂经理,成立理财师队伍,设立开放式柜台,新增设VIP客户绿色通道和智能叫号机等一系列提高服务的措施。大堂经理热情地迎来送往引导客户,开放式柜台内的个人业务顾问与客户面对面的交流,这些都极大的提高了建行的服务水平;同时,建行也重视业务创新,加强与中小企业加强合作,2010年,针对高新区6家中小企业,开发出来一款“中小企业集合理财“产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便利。
“我们银行经常组织员工进行业务和服务方面的培训,特别是柜台工作人员,对每位顾客都会起身报以微笑,凡是进入到中国银行的每位顾客都会得到我们最为优质的服务”,在中国银行潍坊分行工作的张女士告诉记者。中国银行还发挥在贸易金融方面的优势,打造国际结算及资金业务,为潍坊企业走出去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