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特别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特别关注

第03版
法院专版
 
标题导航
强化载体
优惠政策
铿锵玫瑰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生物菌肥招聘、招商
优化环境强化载体全力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
优化布局
2011年5月24日 星期
 上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化环境强化载体全力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
―――“十二五”我市加快服务业发展有关政策解读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风筝博物馆、杨家埠、十笏园这些具有历史文化气息的景点备受省内外游客青睐。(本报资料图片)


  编者按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的重要指标,已成为影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加快服务业发展,不仅有助于破解能源、资源短缺瓶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更有助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并特别强调“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全市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已成为我市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动全市更好更快发展的战略重点。为此,本报结合我市“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发展规划,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进一步加深广大干部群众对政策的了解和把握能力,助推全市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

  □本报记者周兴亮

回顾“十一五”:

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4%高于GDP增速2.2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将其列入中心工作和产业发展重点,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扩大消费需求的战略举措来抓,为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至2010年,全市服务业投资总量不断增加,分别完成投资236.4亿元、338.4亿元、807.9亿元、1063.7亿元和1246.8亿元;服务业投资占规模以上投资总量的比重稳步提高,为“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政策密集出台。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培育服务业四大载体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潍坊市重点产业投资优惠政策》、《关于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补充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保障。

  考核体系逐步健全。先后制定和修改完善了《潍坊市服务业发展考核办法》、《潍坊市服务业市直部门绩效考核办法》、《潍坊市服务业重点城区、镇(街道)、园区、企业考核办法》,考核办法更加趋于科学、客观、全面。

  2010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首过千亿大关,达到1040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4%,高于GDP增速2.2个百分点。特别是2010年,我市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从国际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看,已处于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服务业加速发展的时期。同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将为现代服务业拓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91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4.2%,人均GDP达到35300元,年均增长13.5%。地方财政收入202.4亿元,年均增长2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31亿元,年均增长23.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1.1亿元,年均增长18.5%,全市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社会对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宽,已经具备了跨越发展的扎实基础和历史机遇。

聚焦“十二五”:

完善发展支撑体系全力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

  在认清发展形势的同时,必须深刻把握面临的挑战。一是总量偏小,比重偏低。2010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3.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区域发展不平衡。二是内部结构不优。2010年,全市传统服务业占增加值的比重在40%左右,普遍存在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而现代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12.3%,离成为服务业支柱产业还有较大距离。三是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偏低,服务业投资结构不合理,导致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四是服务业发展人才、品牌缺乏,服务业竞争力不强。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服务业重要性的认识,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打造一批大平台、建设一批大项目、培育一批大企业,着力构建新体制、集聚新人才、完善新政策,真正把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谋划推进,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充分发挥我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优势,坚持市场化、专业化、集聚化的发展方向,重点培育一批功能定位准确、集聚辐射能力强的集聚区;重点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的大项目;重点扶持一批拥有自主品牌、核心竞争能力强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要以提高服务科技含量、规范服务标准和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改造提升传统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生活性服务业;要引进推广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加快发展市场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培育服务业发展新亮点。从而构建起与一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业体系,促进全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服务业发展支撑体系,在市场准入、税收、信贷、服务价格、土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降低服务业准入门槛,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领域,提高服务业发展的内生活力。增加服务业引导资金,扩大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的范围和规模。加大考核力度,加快企业非核心业务剥离,加快统计指标体系改革与监测,提高信息发布频率。通过建立完善的支撑体系,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