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城建
 
标题导航
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颗心灵
2011年4月28日 星期
 上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颗心灵
―――寿光世纪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侧记特约记者张春梅本报记者张秋德通讯员郑贤忠张立柱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视察寿光世纪学校,山东省关工委主任王克玉陪同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到寿光世纪学校出席“中华诵”2010全国中小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
  世纪学校学生与美国学生交流
  世纪学校舞蹈社团参加文艺演出


  2010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视察寿光世纪学校时,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这个学校很好,,从上到下都很好,这个学校办得真不错!孩子们在这样的名校里学习,我心里很高兴,也很放心!”

  听说山东省的教育水平高,甘肃省的几位家长想把孩子送到省内沿海几座城市的学校去学习,但是转了一圈后,他们却却最终选择了寿光世纪学校。

  记者在寿光世纪学校的荣誉室里看到,从教育部到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奖牌摆满了一屋子::教育部民办学校评估认证学校、教育部首批西部校长影子培训项目基地、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

  推行习惯养成为学生人生打好底色

  转身写几个字的功夫,刚才坐得好好的一个学生突然就没了踪影,这禁不住让一年级的张吉广老师出了一身汗,后来才发现这个学生竟然在操场上独自玩耍。此后,让人惊讶的事情连续发生,如上课时小动作不停,玩东西唯我独尊等一系列的行为让张老师倍感郁闷。

  经过和家长沟通,张老师了解到,这都是孩子原来在家太娇惯造成的。他说,在许多人看来,小孩子的这些行为不用太在意,因为“树大自然直”。这种想法是危险的,因为在心理学家看来,当一种行为重复到二十一次时,这种行为就会变成习惯。

  世纪学校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首批招生2500人,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幼儿、小学和初中教育。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家庭条件,使学生无论在学习情况、品行还是习惯上,都存在很大差异。为了让学生赢在同一起跑线上,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生源状况进行了多次“会诊”,达到了共识: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很不均衡,而绝大多数后进生的问题来自不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关键,也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所在。

  基于此,全学校决定花大力气抓好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首先通过组织大讨论、主题班会等方式,查找并汇总出学生在道德、学习、生活三个方面《不良习惯100条》,并与此相对应形成《文明习惯100条》,为学校养成教育指明了方向。

  问题找出来后,学校把学生道德、学习、生活三个方面细节行为的转变和提升作为首要突破口,着重在“细”字上做文章。针对每一个不良习惯,学校都提出了一对一的纠正措施。同时,为强化文明习惯养成,学校实行“周主题训练”计划,每周确定一个训练主题,教室张贴“习惯养成教育评价表”,对学生一周的表现通过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评选出“班级习惯养成小明星”,在每周的班会上给予表扬和奖励,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每天都有新变化。

  在“深”字上狠下功夫。学校负责人认为,养成教育不是简单地规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触及学生心灵深处,学生认可了,才会主动从自身做起,逐渐形成习惯。

  八年级3班一位学生说: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清理口香糖活动中,他们用了铲子铲、火烧、用钢丝球蘸酒精擦除等各种办法,才好不容易清理干净。这使得他体会到自己随意的一个行为却给环卫工人和环境造成这么大的影响,以后再也没有随地乱吐口香糖了。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为不同学段的学生确定了不同的养成目标。小学部将学习习惯渗透到备课、教学各个环节,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将学习习惯养成目标编成“三字经”,如“铃声响,进课堂,坐端正,看前方;善于听,勤于想,敢于说,长于写;会合作,乐交流,口齿清,声音亮……”初中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为主,开展“我的学习我做主”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出学习习惯养成目标,同学之间互结对子,进行“一对一”的过程监督,以此促进自主发展、自主成长。

  学校多年来持之以恒开展的养成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了与众不同的气质。在寿光,一个学生到底是不是世纪学校的学生,人们只要看上几眼,就会很容易得出答案。

        潍坊教育成果展

  家校共同携手推进教育无缝隙连接

  许多学校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校报,不过这张校报一般家长很难看到。在寿光世纪学校,记者看到了一张《心连心》报,上面既有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教育知识介绍,也有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及学校的解释和回答,每个星期家长都会收到一份这样的报纸,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欢迎和认可。记者了解到,这份面向全体学生家长的报纸,在全省所有学校中是唯一一份。

  谈及成立这张报纸的初衷,学校一位负责人解释说:“学校里有80%的学生住校,周一到周五学生能保持好的习惯,但返校后就容易出现反弹,这让我们的教育出现5+2<7,甚至5+2=0的现象,数次反复之后,不少老师对这个问题颇感头疼。而许多家长也反映,为什么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很好,回到家里却变了个样。所以,学校经过调查论证得出结论,要想学生在学校的各种习惯真正成为生活中的自觉行为,必须家校携手。”

  为让教师和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表现,及时跟家长沟通交流,学校一方面在家长会这一传统形式上加以创新,会前对家长会的主题、形式、课程培训内容进行集体研究,同时让班主任和老师学习掌握一些沟通技巧,做到让家长们每次都有收获,都有所得;另一方面,创新思路,不断拓展家校沟通新渠道。如创办了面向学生家长的《心连心》,分主题向家长介绍教育知识,提供家教方法技巧,解答家教疑难困惑;每周发放家校联系卡,让家长了解学校本周的养成重点和孩子的在校表现;为每一位家长开通“家校通”业务,老师与家长进行手机短信交流;建立网上家校沟通平台和家长QQ群,实现网上在线互动交流等。这些思路和方法的长期贯彻实施,使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成效在家庭中得到全覆盖、无缝隙延续,增强了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为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和支持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还充分挖掘家长、社区资源,开展“家长义工”活动,让优秀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小班魏远旭的妈妈到校给学生讲解预防传染病的知识,让学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小学三年级刘智同的爸爸到校给学生讲解交通安全常识,让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学生林涛的家长主动要求担当学校木工车间的辅导教师,他把经验编成通俗易懂的口诀,以此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家校互动的教育模式,既保证了教育的完整性,让孩子始终沿着健康的轨道进步和发展,也让许多家长成了受益者。正如一位家长在感谢信中写道:“孩子回家后总是用在学校养成的习惯‘教育’我们,比如被子不整齐,孩子会有模有样地给我们做示范;水龙头未拧紧,孩子会提醒我们要节约用水……我们和孩子一起在成长!”

  实行特殊教育让教育公平惠及每个学生

  原来挺老实的孩子突然出现说粗话、欺负弱小同学、向别人要钱、旷课等行为,敏感的桑老师立刻意识到,这个学生正在出现“问题学生”的苗头,如果再任其发展,就很难再纠正,必须及时转化。

  在和各科老师商量沟通后,桑老师对该生进行了有针对性地特殊需要教育,包括定期与学生谈心、放学前后签到、启动绿色惩戒方案、密切和家长沟通等全程跟踪管理措施,经过几个月的转化后,目前,这个学生的不良症状已基本消失。

  记者注意到,虽然是惩戒,但寿光世纪学校并没有简单粗暴地一罚了之,学校列出的惩戒内容具有多样性,也充分给予学生尊重,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能接受的惩戒方式,比如写反思文章、读一本书、参加公益劳动等。通过这一透明规范的惩戒教育方式,可以达到问题学生自我约束的目的,防止问题学生出现反弹。

  学校负责人认为,“问题学生”在许多学校都存在,他们成绩不佳、思想偏激、行为偏执,而且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和传染性,一旦形成很难转化,是学校管理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因此,预防和转化“问题学生”已成为每个学校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先从不产生“问题学生”开始,绝不能让“问题学生”成为素质教育的死角。

  经过分析,学校得出结论:很多学生之所以会成为“问题学生”,很重要的原因是青春期没有得到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学生”中有37.5%是心理问题,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过渡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想摆脱成人的监护,难以听进他人的话,甚至会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手段来进行“反抗”。为此,学校在建立之初,就投资四十多万元,建成了包括团体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心理测量室、心理调适室、沙盘游戏室、认知调节室等十二个功能室在内的心理咨询中心,开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到目前,学校有近三十名教师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心灵氧吧”也已正式更名为寿光市心理咨询中心。高效的心灵沟通平台引领着全校学生“安全”度过成长过程中的“危险期”,为今后的健康成长铺平了道路,夯实了基础。

  关注包括“问题学生”在内的每一个孩子成长,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前提。学校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为每个学生成长开出“单方”,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

  学校以“以小灶式辅导”为载体,对优生和后进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成长的机会,让优的更优,差的变优。七年级学生孙靖涵说:“以前我的数学有点儿弱,来到世纪学校以后,数学老师经常对我进行辅导,并根据我的实际情况为我专门制定了‘日补习计划’,让我每一天都有进步,都有提高。”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五年级14班的侯昱廷上课后没去做课间操,而是直接去了艺术室。她解释说,因为还有几个月就要参加钢琴十级考试了,现在她的业余时间可以到艺术室找指导老师练琴。如此待遇,得益于学校创新性地开展的特殊需要教育。在寿光世纪学校,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本“成长档案册”,班主任老师随时将学生在学习、生活、特长、交往方面的表现记录下来,并定期组织召开“班教导会”,对班内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进行阶段性分析,分别制定个性化成长激励机制。成长档案册实行动态管理,学生升入高一年级时,档案册由现任班主任接管,继续跟踪记录。这种针对每一个学生采取的特殊需要教育,真正做到了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质。

  注重特长发展打造学生多彩人生

  谈起自己的篮球社团,学校体育教研室的赵庆德老师很是得意,因为他的队员们也确实给他争气,男子篮球连续数年在省、市中学生篮球赛中抢金夺银,女子篮球也傲视全市赛场。赵老师特意解释说,他的这些队员们在学习上也都是尖子生,其中篮球队长经常在级部考第一。

  赵庆德老师认为,篮球社团取得这样大的成绩,功劳并不全在于他,最重要的是学校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的个性特长教育为现在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的确,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寿光世纪学校建校之初就提出了“让每一个孩子拥有一项特长”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社团、特长超市、实践活动为载体,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个性和特长。

  学校遵循“广泛征求意见、学生自主选择”的原则,由学生自主组建了春泥文学社、演讲与朗诵社、篮球社、SIL街舞社、楚汉棋社、陶艺社等42个社团,成立了涉及文学、艺术、体育、技能、综合实践等多方面的36个特长班,每周二、四下午集中开展活动,参与学生达4000多人。学校多功能艺术教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文艺舞台等配套艺术场所全天候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即时学习、自由享受艺术。现在,学校的“春韵书画社团”和“影痕陶艺社团”被评为“潍坊市百优学生社团”。在近几年全国魅力校园节目评选中,学校学生自编自演的舞蹈都获得了一等奖;学校还先后获得“李宁杯”全国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大会一等奖、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一等奖。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校投资近百万元,建起了陶艺、木工、缝纫、烹饪等10多个“实践车间”。此外,学校还结合当地实际,选择颇具特色的蔬菜科技博览园、三元朱村蔬菜大棚、化龙镇裴岭村胡萝卜种植基地、杨家埠年画与风筝基地等,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实践,锻炼提升综合技能。

  目前,在寿光世纪学校,无论是刺绣、陶艺、烹饪等民间传统项目,还是现代舞、管乐等新潮现代运动,各种艺术活动共生共荣,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另外,记者了解到,在新的一年,为进一步满足艺术教育的需要,学校正计划筹资1000万元建设艺术楼,届时,学生们成长的空间将更加广阔,今后的人生会更加多彩。

  【记者手记】

梦想从这里成就骄傲从这里开始

  快乐行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之以恒,终能成就梦想。

  寿光世纪学校提出了“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的教育理念,向社会做出五项庄重承诺:让每一个孩子拥有一样特长;把优秀学生推上成长的快车道;启动学习特殊需要学生特别援助计划;实施小班化,把爱的阳光洒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世纪学校的孩子接受与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同一水平的英语教育。近七年来,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用扎扎实实的工作在身体力行地实践和诠释着每个诺言。

  学校办得好不好,或许家长们的选择最有说服力。到目前,寿光世纪学校在校生已由当初建校时的2400多人增加到6200多人,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下一步,学校着力加强内涵发展,让更多的孩子在这里起步,让更多的梦想在这里飞扬。

  人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样一所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长远准备的学校,世纪学子们一定会收获一生的幸福。今天,寿光世纪学校以他们为自豪。而明天,每个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定会为寿光世纪学校骄傲!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