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100多名身着橘红色工作服的寿光市环卫保洁人员实施了对该市羊口镇道路保洁的首次作业。随着羊口镇的环境卫生由该市环卫部门托管,该市14个乡镇(街道)全部实现了环卫工作的城乡一体化覆盖。这是该市积极探索创新环卫工作,建立完善的长效化管理机制的有益实践。
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该市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在托管城中村、城中各类市场及沿主要交通干道镇(街道)村的基础上,按照“构建寿光大环卫,提高整体环境卫生水平”的总体思路,努力拓展、延伸服务网络,把托管范围由市区向乡镇延伸,乡镇(街道)驻地沿路村庄也一并纳入托管范围,在每个乡镇(街道)成立相应的环卫管理机构和环卫队伍,垃圾清运、道路保洁和管理一并纳入工作范围,实行定地段、定人员、定标准的清扫和保洁要求,保洁质量与城市一个标准,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环境的脏乱差现象,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他们还对沿主要交通干道的10个街区进行保洁,总面积达400万平方米,这样,该市就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乡镇街道为依托的环卫工作网络,该市的整体环境卫生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为保证道路保洁质量,该市推行严格的精细化管理新模式。无论城区还是乡镇(街道)的道路保洁,都同样按照“一日两普扫,中间捡拾”的要求实施作业,实行人工清扫和机械化清扫相结合的清扫模式,在减轻环卫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道路保洁的质量。在内部管理上,他们同样推行精细化管理新模式,把环卫业务分为人员管理、设备设施管理、道路保洁管理、公厕管理、违章管理5大块,每天由一名班子成员任总督查,督查科工作人员按照局制定的《环卫业务工作标准》,逐项进行督查。为加强对管理车辆、生产车辆的管理,他们投资10万元,在53辆车上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并配备专门人员,24小时监控,节约了大量管理成本。
在环卫执法实践中,该市环卫部门还积极拓展工作思路,不断创新执法方式,变单一执法为服务与执法并重,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执法氛围。针对不熟悉环卫法律法规而造成外资和外来企业乱拉乱倒垃圾、车辆带泥上路等违法情况,他们实施了“一告知、二服务、三整改、四处罚、五规范、六回访”的前置执法模式,执法方式的灵活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执法效能,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配合。
(记者孙晓芳通讯员陈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