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北海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现场

第03版
专版
 
标题导航
腊月的月亮
捡回家的“饥荒”
细雪细雪
《“饥荒”》虽短容量大
寒冷的记忆
你懂我的爱
梅之韵
2009年1月21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孟品文
《“饥荒”》虽短容量大


  人世间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地发生的,一如张进和先生的小说《捡回家的“饥荒”》。

  牛年的新春将至,“北海”的最后一期副刊也将伴着牛年的钟声迎来新的一页。尽管我已编好了本期要上的稿件,尽管几篇小说、散文都还不错,也有一定的可读性,但心里总是觉得尚有一些遗憾,因为所有上稿的作品却没有一篇是关于年味的。于是,我便思考这些稿子该不该写品文的问题。于是,我又习惯地在家打开电脑,期待着能有一篇闪烁出来的关于年味儿的稿子———无论是散文或者小说,我想都会驱除一些我心中稍有的憾事。结果,凌晨两点,我突然看到邮箱内有一封邮件。我急切地打开,原来是张进和先生刚刚写完发来的一篇小小说。我有点欣慰,也就急切地读了。读后,不仅让我非常喜欢,却也正是我所急需的年味儿的小说———一篇文字虽短却涵盖大容量的小说。由欣慰到欣喜,便决定撤换稿件,即刻发头题,让读者能够感悟年味儿的同时,也感受一下进和先生写这篇小说的良苦用心。

  从事副刊编辑以来,一直喜欢进和先生小说的讽刺、幽默的文风,喜欢他从生活的平凡中挖掘小说这门艺术的“内功”,而且,他的小说都不长,多则千余字,少则五六百字,乃至精雕细刻般的“百字体小说”,无不是“大容量”的,内蕴深厚的。他的小说语言简练,节制有度,张扬有序,对人物与故事的描写、刻画,字字节节,钉是钉,铆是铆,极少废话连篇。所以,读他的小说,我时而捧腹,时而思索玩味,去感悟着他笔下那些栩栩如生的小人物的人生命运和社会百态中的酸甜苦辣。常常,我也便在他精炼的文笔与故事中感悟多多,思考多多,受益匪浅。

  而今,当我读完《捡回家的“饥荒”》这篇张进和先生的写实主义的小说时,它依然以精炼的文笔与巧妙的构思,令我受益匪浅,感悟良多。

  “外出打工的阿强爹,小年这天傍晚下了火车,在村头的路旁发现一个大纸箱,打开一看,满满的一箱鞭炮。阿强爹心想,快过年了,正好没买炮仗,今晚辞灶放几支,大年夜放几支,给祖宗上坟放几支,元宵节再放几支,剩下的等娶儿媳的时候全点上,哈哈,新年新气象,我家鞭炮一响,如意吉祥。”可是,“阿强爹哪里知道,家乡近来打击、取缔非法生产、储存、运输烟花爆竹的行动史无前例,安全排查做到了横到边,纵到头,深到底,公安、安监重金悬赏举报线索,一时间烟花爆竹犹如过街老鼠,私藏烟花爆竹成了烫手的山芋,于是,有的人怕麻烦不主动上交,将家里的爆竹偷偷找地方扔掉。”

  不明真相的阿强爹,肩扛一箱爆竹,就这样好像捡到了一个大便宜,哼着小曲回到了家。在外工作的儿子此时也带回了一位漂亮的媳妇回家过年。于是,放鞭炮,过大年,一家人热热闹闹,团团圆圆,本是一件喜气融融的事儿,但未料却出事了———一枚爆仗飞到了女友的脸上,未来的儿媳破了相。让阿强爹无意中捡来的便宜,却无意中闹腾得悲从无意中走来。这便宜真的也就成了阿强爹的“饥荒”了!小说充满着戏剧性的变化与巧妙的构思,其寓意自然是不言自明的。

  但愿,当牛年新春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大家能够平平安安迎新春,别像张进和先生笔下的阿强爹那样闹“饥荒”!

        ◎孟庆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日报社]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