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某居民小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区老年居民厨艺大赛,社区内的老年人都积极参与。有的老人展示了自己的“看家菜”,有的“秀”了一把刚学的“新鲜菜”,还有不少老人兴致勃勃地在一旁捧场。在众人欣喜、赞赏之余,一些老人感叹道:“要是社区能多举办点这样有特色、有新意的老年活动就好了!”此言,道出了老人们的心声。
近年来,不少老年人退休后不再像以往那样参加单位组织的活动了,不少老人都希望社区能多举办点适宜老年人的活动,但目前社区举办的活动还是少了点,这几年虽然有所增多,但形式和花样却比较单一。据一项来自北京市海淀区关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显示,老年人对社区活动的参与率不是很高,其主要原因一是场地、设施的缺乏;二是社区群体性活动组织得不够。目前,以社区为依托的老年文化娱乐活动主要以歌舞、健身、棋牌等项目为主,一些老年人感觉社区的活动中心和他们关系不大,很少去活动。有些老年人反映社区活动比较单调、设施简单陈旧,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事实上,社区老年文化活动层次的提高还面临着体制上的困境,目前大多在社区工作的人员都比较年轻,对老年文化方面的需求不是很熟悉,平时把精力主要放在一些文件的编发上。比如每天要记录大量的活动纪要,举办一次活动就要制作活动的宣传展板,以备上级检查。这些都是记录在案的实际内容,上级领导评估工作也是以举办活动的数量及规模来衡量他们的工作业绩,至于文化活动的层次高低问题并不过问。另外,社区没有专职的老龄干部,老龄、民政、福利等多项工作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专注于老年人的文化活动,社区里的活动有很多是老年人自己组织的。最后,老年文化活动没有专门的经费,这些都制约了老年文化活动的开展。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进程的不断推进,单位的社会功能不断缩小,社区的功能逐渐扩展,社区需要逐渐适应社会转型期的新要求。近年来,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日渐增长,在家庭、单位无法满足其需要的情况下,大多数老人寄希望于社区,这就需要各地社区摸索新的活动方式,必要时在社区设老年文化专项经费,并形成制度化,使老年文化活动提高档次,吸引更多的老年人,使社区成为他们融入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赋予社区的新任务。
◎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