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根据公众举报,公布19家存在大量违反社会公德、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低俗内容的网站,国内多家知名网站位列其中。从“艳照门”事件到“死亡博客”引发的“网络暴力第一案”,互联网的暴力和低俗倾向再次引起公众和有关部门关注。整治互联网,遏制网上低俗之风蔓延,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在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一部分的今天,网络所打造的文化快餐模式正在影响着中国未来社会文化的走向。然而,不容乐观的是,一些网站为了凝聚人气,提高点击率,追逐经济利益,而忘记甚至放弃了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使低俗图片、不健康网站链接等充斥弥漫在网络之中。这种不健康网络文化环境的存在,不仅使社会的公序良俗受到了极大挑战,同时还给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的青少年带来了极大威胁及不良诱惑。因而,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良好网络风尚,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
在此之前,有关部门也曾对网络低俗信息进行过清理整顿,然而却屡禁不止。网络低俗信息之所以屡禁不止,其主要原因是,在缺乏一个长期、有效、力度均衡的监管打击力度的情况下,受利益驱动的部分网站与监管部门打起了你退我进的“游击战”。因此,在当前一些网站缺乏自律的情况下,整治网络低俗之风需要围绕利益持久发力。首先,要完善、细化相应的法律规范,对网站及网民进行规范和引导。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低俗的内涵,减少模糊地带,让网站及网民明确该与不该转传发内容的界限,使其无空可钻。其次,加大监管、处罚力度。既然网站低俗之风弥漫的主要原因是利益驱使,那么就应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使网站不敢轻易迈向低俗之路。最后,还要鼓励、奖励网民积极参与到举报、抵制低俗网站的活动中来。网络上低俗的东西不会逃过广大网民的眼睛,因此,应通过有奖举报等方式激励网民检举揭发违法违规网站,以便及时发现、清理网络上低俗的东西,尽可能减少其影响和危害。
总之,遏制网络低俗之风,需要持久的疏堵结合,而不仅仅满足于一时的曝光、处罚、关闭。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网络环境会得到更加有效的净化,网络会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马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