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博士后工作流动站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寿光市康跃增压器公司已经吸引了北京理工大学和山东大学的两名博士后。由一个设备简陋、名不见经传的乡镇小厂,一跃成为以技术领先于全国同行业的知名企业,康跃的强壮赖于招才引智的全面“营养”。
康跃是一家生产汽车涡轮增压器为主的企业,产品具有节能、环保、增效等多种优势,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但在企业投产之初,由于技术人才匮乏,一度陷于困境,在寿光市人事部门的扶持下,该公司自2000年以来连续引进17名外国专家,8名博士、26名硕士和13名增压器方面的高级专家前来进行技术指导、开展合作,并先后组织公司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45人次到德国、韩国、日本、印度、俄罗斯进行培训学习,美国增压器行业的龙头老大史蒂夫先生也被吸引到了该公司,担任技术总监,他的几十项专利在这里找寻到了肥沃的土壤。这些高层次人才的加盟,使康跃形成了国内、国外同步研发的全新开发方式。
2008年,该公司就有30项专利申请被国家专利局受理,1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被正式授权。公司还承担着5项省技术创新项目和1项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国家火炬计划及多项潍坊市技术创新项目和寿光市节能项目。与康跃走了近似的技术扩张之路的还有富康制药。同样是曾一度濒临破产小企业的富康制药,却因为从上海引来了人才,而使全新的技术在这里生根发芽,实现了企业的命运逆转,现在2000多人的企业,从事产品研发的人员达到260多人,占员工总数的11.5%,每年开发的新品种都在20个以上,企业开发的主导产品原料药TMP,年产量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0%,占全球总产量的50%以上。
在寿光,招才引智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风尚。该市80%以上的企业与各类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了产学研联合,有4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0多家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5%。晨鸣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戴红旗博士研究的“聚纳米胶体硅微粒助留剂制备及应用技术”,每年为晨鸣集团创经济效益1500多万元,李群博士研究的“APMP杨木制浆课题”每年可为晨鸣集团降低成本近3000万元。科技真正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推动着寿光市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记者孙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