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现场

第03版
社会民生
 
标题导航
惟愿正义满乾坤
寒亭区高里镇开门红庄户宣传队
愿做绿叶美河山
与戏结缘
“让咱村变个样”
2009年1月9日 星期
 上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愿做绿叶美河山


  一位71岁的“老林业”,从林业工作的岗位上退休后,一直把美化城市作为自己的追求和梦想,除了精心培育珍贵绿化苗木外,还不断向有关部门就绿化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久前,他将自己精心选育的红叶椿母本捐赠给了国家林业局,最后就栽植在了中南海第四会议室的门前。这位老人,就是任敦峰。

  初识任敦峰,是在初冬时节,地点是在潍坊城南郊区那一片非常名贵的绿化苗木“鹅掌秋”苗圃里。

  “这是朋友的地,由于没有地方做苗木实验,朋友就向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寒风中,任敦峰一边侍弄着一株株大约10多米高的树,一边介绍道,“这些树种可名贵了,是非常珍贵的绿化苗木,并且还有药用价值。”老人说。

  老人干了一辈子林业,1998年从市林业局局长位置上退休。虽然退休了,可老人并没闲着。前些年,每当他到街上散步,看到潍坊城市建设在飞速发展,就觉得自己应该为城市的发展做点什么。“思来想去,我觉得应该从自己的专业出发,为潍坊的城市绿化作一些贡献,为城市的美丽再增添一点颜色。”老人说,“就是做一片绿叶,也要为城市增添一抹绿色。”于是,老人决定发挥特长,从培育名贵苗木入手,为城市绿化“加把劲”。其实,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任敦峰就一直关注着一条“鹅掌秋”的苗木信息。那时,当时的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叶培忠教授在搞北美鹅掌秋与中国鹅掌秋的杂交育苗技术,并于上世纪70年代杂交成功。杂交成功后的鹅掌秋,具有了抗旱、抗寒,树型、树叶优美等特点。“干了一辈子林业,山东没有大面积栽植这一珍贵的苗木,特别是潍坊没有,我觉得很遗憾。我是不是可以将这一苗木引进到潍坊来?那样,潍坊的绿化苗木中将会增加一个更加高档的珍贵树种。”老人说。

  想到了,就要做。2002年春天,老人千里迢迢来到了现在的南京林业大学。老人通过自己的一些老朋友,终于购买到了1000株杂交鹅掌秋的苗木,连夜运回了潍坊,然后找了朋友的一处苗圃栽植上。这些苗木,还需要进一步嫁接,才能繁殖出更多的树苗,才会满足大面积种植的需要。

  转眼间,时间到了2006年,任敦峰栽植的1000多株树苗绝大多数成活。这年的春天,要对树苗进行嫁接了。在那一个月里,老人没有了休息时间:一大早就从住处往苗圃赶,中途还要换乘一次公交车,到达苗圃大约要一个小时。在苗圃里,他要亲自完成每一株苗木的嫁接。由于眼睛花了,看不清嫁接的芽子,他干脆双膝跪在地上来完成嫁接。一个月下来,两条裤子的膝盖都磨出了窟窿。嫁接后的树苗成活了,接下来就是移栽了。杂交后的“鹅掌秋”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移栽时间不对,成活率就不高。南京方面提供的一系列资料、数据,适合南京的气候特点,但有一些数据到了潍坊就不适合了。为了增加苗木移栽后的成活率,老人到处查资料,做实验,经常是早上6点出门,晚上6时还回不了家。有时呆在图书馆,有时呆在试验田,很多时候,午饭都是与晚饭作为一顿来吃的。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摸索,他终于成功解决了苗木移栽和管理的关键性技术。如今,移栽后的两万多株苗木均全部成活。“用这些苗木绿化一条特色道路,这条街道的景色绝对会异常壮观!”老人憧憬着。

  为城市绿化增砖添瓦,成为老人不懈的追求。近年来,老人还多次通过书信向有关部门提出城市绿化的建议或意见,很多建议都被采纳。前些日子,他还就2009年春季的绿化问题写成了自己的意见,打算交给市有关领导,作为领导的决策依据。

  寒风中,老人还在不停地忙碌着。如今,在他的试验田里,已经有了柱状樱花、紫叶挪威枫、球状欧洲山楂等50余个优秀绿化品种。老人希望:有朝一日,这些苗木都能应用到城市绿化中,将我们的城市装扮得更加美丽。

        记者郭保礼文/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日报社]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