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益都中心医院骨外一科主任方军荣获青州市首批“云门学者”称号。谈起这一荣誉,他高兴地说,今后五年内,青州市财政将从经费上对他和他的团队给予重点支持,同时医院也将为他配套相应经费。在青州,像方军这样的“云门学者”还有5名。据了解,青州今后将在资金、政策、项目上给予“云门学者”重点支持,使他们成为省内、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行业领军人物。
“云门学者”的评选是青州市创造一流的人才工作机制、壮大人才队伍一项新举措。围绕以“人才工程”促进科学发展,该市把建设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六支队伍作为人才工作重点,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机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引进人才面向全国。青州市摒弃地域和生源限制,除个别岗位要求应届毕业生报考外,凡具有普通本科学历毕业生均可报考。通过这种做法,他们从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3451名考生中择优录用了近500名本科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生源涉及云南、湖北、黑龙江等14个省份。为了破格吸引高层次人才来青州落户,他们还出台了极其优厚的人才待遇。根据规定,凡在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博士(后)、硕士,每月分别增发基本工资的30%和20%的补贴;对产业科技研发力量薄弱、尤其是在花卉育种等方面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工作岗位,实行政府与企业双薪制等等。到目前为止,先后有205名硕士,8名博士落户青州,全市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292人。
为提高人才质量,培养本市科学技术拔尖人才,青州市人事部门在人才激励、扶持上做了大量工作。在进行“云门学者”评选的同时,青州市还出台了《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暂行办法》、《首席技师选拔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根据这些政策,青州市去年共评选出市级第五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2名,首批首席技师8人,首批农村实用技术带头人11人。
青州是民政部确定的城市社会工作人才建设试点市。立足试点工作,该市探索实践了“两参与三主导三服务”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即整合部门力量和社会参与,坚持党委政府主导、职能部门主导、社会组织主导相结合,全面覆盖弱势群体救助服务、社会公益服务、社会和谐服务,鼓励他们把职业背景与社会工作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目前该市各部门设置社会工作岗位460个,调整充实社会工作人才920人。城区在册社会工作人才3100人,相对固定志愿者1.8万人,已形成了具有本市特色的高质量的三大社会工作人才品牌。
(记者苏保温通讯员张建玉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