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现场

第0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中国教育电视台将推出“青春版”春晚
虞水碧波新文化
茶文化舞台艺术呈现《中国茶谣》首演
广西大化发现大型玛纳斯碧玉矿石场
流光溢彩鸢都城
传统婚礼庆典仪式成为街头一道靓丽风景
赶时髦
状元墨宝重返故里
农家书屋知识的“加油站”
2009年1月6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家书屋知识的“加油站”


  诸城市设在各个农村社区的农家书屋,成了广大农民群众精神生活的新场所,成了播种农村文化的希望田野。在这里,每天都有往来借阅的笑脸,每天都有伏案阅读的身影。而其中更有许多人,把这里当作了知识的“加油站”,不知不觉中成了这里的常客。

  林家村镇大岳峙社区大岳峙村村民柴明福原来自己搞了个草莓大棚,可是由于缺少技术,加上销路也不好,经济效益一直不理想。去年社区成立后,老柴抽空就去社区图书阅览室,去找一些有关草莓种植与管理的书看,慢慢的,老柴学到了一些经验,加上自己的摸索,确实悟出了一些草莓培育的窍门。由于草莓管理科学,加上了良好的服务,老柴的草莓保持了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现在棚均收入1万多元。现在的老柴每天笑容总是挂在脸上,逢人便说,一定要加强科技知识的学习,社区图书给自己开阔了视野,提供了帮助,充分感受到了文化知识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丁家庄子社区吴家屯村的鞠瑞清是当地的蔬菜种植大户,这次来社区阅览室要借一本《蔬菜安全》,记者和他聊起种菜的情况,他说从前信息不灵通,技术落后,赚少赔多。现在,他隔三岔五到书屋里“取经”,在这里能看到很多关于种植方面的书籍和报纸,了解最新的行情,不懂的问题还可以向社区服务中心里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咨询,心里一下子踏实了许多。

  乔伟是林家村镇林三村社区人,平日里上学没时间,他就利用周六、周日来社区图书阅览室看自己喜欢的图书。望着书屋里琳琅满目的图书,乔伟满脸的高兴:“这里的书很全,有关作文方面的书我都快看完了。”小乔伟觉得自己的作文水平的提高,和来农家书屋的阅读关系很大,这几次作文都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同学们那羡慕的眼光让他更加充满自信。

  农家书屋里,既有适合欣赏的文学类书籍,又有指导农民从事种植、养殖和加工的科技类书籍,成了农民的“精神乐园”和“致富加油站”。通过农家书屋“种”入乡村大地的文化,正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日益带动农村文化的发展,带动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初尝甜头的农家书屋的常客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种文化比送文化更解渴”。

       记者孙晓芳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日报社]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