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第一天,冬日里的暖阳普照着上海。4000名上海市民10时出发,在“佘山深呼吸,新年好心情”的口号中登高佘山。
当天,“左邻右里新上海一日游”团队也出发了,300名“老上海”“新上海人”结伴出发百元游上海。
上海2009年第一个小长假的旅游市场十分红火。“登佘山”报名网站开通8日内,4000个名额已爆满,人数比去年翻了一番。“百元游上海”的组织者春秋国旅负责人介绍说,健康的旅游活动既鼓励市民亲身感受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是旅游行业借助节日撬动金融危机下的市场的一种手段。
“元旦期间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一次性推出了116条暖意主题的元旦旅游线路;百万市民游上海活动将贯穿2009年。以旅游推消费,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发展,缓冲了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上海市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随着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成品油价格相继下调,2009年元旦、春节的国内游价格稳中有降;为扭转金融危机带来的旅游低潮,各大旅行社乘节庆之机推出“买一送一”、降幅50%特价路线等活动,内地游、出境游价格创下多年同期新低。这些措施进一步带动了内地、境外旅游市场的旺盛需求。
受到金融危机困扰的香港,仍然迎来了元旦旅游、购物市场的火暴。据汕头国旅统计,汕头人“冬日旅游”中,前往港澳地区探亲旅游的人数最多。香港酒店价格在元旦春节期间上浮三成至五成。而“三通”直航启动,台湾游常规线路直降千元,上海中青旅的一份出游游客登记表显示,春节期间报名参加台湾游的旅客基本爆满。
“旅游旺季线路价格走低或者持稳,对提振消费热情、拉动内需有利无弊;而金融危机引发的公司裁员、工资下调所带来的精神紧张,让人们更愿意选择和家人一起,在这个小长假中感受亲情、温情,释放压力。”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分析说。
除了旅游之外,置办年货、到商场购物也成为今年元旦的重头戏。上海、北京等地的各大卖场,早早地掀起了降价促销潮。
上海各大商场、电影院、KTV在元旦首日也门庭若市、宾朋满座,开了新年好彩头。南京路步行街、徐家汇、淮海中路、静安寺等六大商圈数十家大型商场史无前例地同时延长营业时间,新世界城、第一八佰伴等商场营业至1日凌晨2时。
除了跨年“血拼”,倒计时迎新晚会、新年撞钟等活动一一展开。南京路世纪广场“跨越零点大狂欢”从去年12月31日22时持续至新年1日零点以后,明星表演、观众互动、幸运抽奖、新年许愿将寒夜里狂欢一次次推向高潮。
据统计,在大批迎新旅游客流、购物客流、休闲客流的作用下,上海轨道交通31日再显大容量公共交通优势,全市轨道交通全路网日总客流首次突破400万大关,攀升至430.7万人次,创下上海地铁里程碑式纪录。
“金融危机使人们的休闲方式更趋缓和,消费心理也更加理性,这是金融危机给元旦小长假休闲消费市场带来的积极变化。同时,各地元旦旅游休闲消费市场的火热,也说明市场的需求是旺盛的,这将成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力。”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邓伟志教授说。
新华社记者任沁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