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好戏 | “周吴王”的“同心圆”
来源:潍坊日报 发布时间:2025-02-24 09:45:23
左图:今年春节期间,南王家庄子村的村民在演出。
右图:敬老“饺子宴”。
□本报记者 孙希明 文/图
在寿光市营里镇,周家庄子村、吴家庄子村、南王家庄子村“近在咫尺”,像一个自然村和“连体村”,被人们戏称为“周吴王”,而背后还有动人的佳话:他们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产业相通,不忘曾经是一个行政村且守望相助的老传统、好作风,在乡村振兴中同频共振,擘画出新时代的“同心圆”。
三个村庄中,周家庄子村离交通要道最近,是前往另两个村庄的必经之路。2月21日,记者进入周家庄子村,一路向西,途经南王家庄子村,最后到达吴家庄子村,途中目之所及,无论道路硬化、村庄规划还是村容村貌、文体广场配置等,三个村庄特别相似,如同一个整体。周家庄子村党支部书记王洪海告诉记者,三个村庄村风民风一直不错,村民之间和睦相处,情同手足,三个村的村“两委”高度默契,特别是近年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时,他们携手共进,打造出了相同或相近的效果。
不仅如此,三个村庄人文相亲还充满“文艺范”。周家庄子村擅长敲锣打鼓,还创作了自己的鼓乐,南王家庄子村热衷于唱京剧和吕剧,吴家庄子村则以拉二胡为主。刚刚过去的春节和元宵节,三个村庄的文艺爱好者大显身手,为节日锦上添花,或铿锵或优美的乐器声和人们的欢笑声传遍了大街小巷。南王家庄子村居于其他两个村庄中间,村党支部书记王明金深有感触:“文艺爱好者们都是义务演出,乡亲们欣赏完这个村的再去另一个村,别提多热闹了!”
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在“周吴王”薪火相传,三个村庄每年重阳节都会组织老年人参加“饺子宴”,举办文艺演出,有的在外人士每逢春节给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慰问品,让孝道成为村庄最温暖的标记。
“周吴王”位于盐碱地上,以前都是传统的农业村,群众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经济效益低。如今随着农村老龄化加剧,群众和村集体增收面临严峻挑战。前些年,他们借营里镇打造“盐土生金、生态营里”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东风,同步流转土地,振兴农业产业,昔日盐碱地上崛起一个个生机盎然、淌金流银的冬暖式蔬菜大棚,谱写了村庄振兴新篇章。“我们村有些相对年轻的村民,自己投资建大棚、当菜农,这几年个个发家致富,村集体也增加了收入。”吴家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吴万军对记者说。
寻求“公约数”,擘画“同心圆”。“周吴王”一直在路上,寿光实施的“跨村联建”更从多个维度推动他们深度交融。记者采访中获悉,今年三个村庄计划从弘扬传统文化入手,把分别举办的“饺子宴”改为集中举办,为老年人彼此拉近距离、增进感情创造机会,让“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村庄好声音传得更广更远。
责任编辑:刘小丽
一审:刘小丽 二审:王叶妮 三审:韩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