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调查 | 新型技术改造背后的发展逻辑——看诸城发力新质生产力引领城市产业攀高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10-28 08:38:30
素有敢闯敢试改革基因的诸城市,轻工业起步早,产业基础好,在今年诸城市“新春第一会”上,诸城市委号召全市上下要拿出舍我其谁的担当,激扬战天斗地的斗志,保持一往无前的英姿,继承和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新时代赓续“诸城模式”的荣光。
时隔不到一年,行走诸城,入目所及,敢闯敢为的精气神正变成这座城市实实在在的产业支撑:诸城市获批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县,诸城市工信局被评为省级两化融合推进先进单位;福田汽车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总数达到7个,居各县市区首位;新增奥扬科技、大业股份等6个省级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围绕“产业强市、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诸城市高端定位全产业链信息化建设,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加力突破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千亿级商用车产业、健康食品和生物医药两个五百亿级产业在诸城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呼之欲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诸城市扎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用一域之光为潍坊全域添彩。
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01
科技创新 发力关键“制高点”
如何持续壮大新质生产力,是诸城“二次创业”率先实现新突破的“必答题”。
挑战面前,唯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方能赢得先发优势。富有创新精神的诸城企业家们深谙此道。10月22日,在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几乎见不到工人在设备前忙碌,只有自动化生产线运转不停,AGV运输车川流不息,产品下线后被自动化生产线送检打包,入目所及是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景象。
作为全球最大的胎圈钢丝生产企业,大业股份与世界轮胎前十强及国内外近百家企业达成合作。智能制造部部长徐金磊介绍:“企业近几年的快速稳健发展离不开创新研发产品的支撑。就在前不久,我们成功研发并生产出首款工程胎使用的缆型胎圈钢丝,这是亚洲区域内首款工程胎缆型胎圈钢丝,从此国内就能用上自研自主的产品。”
在东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发力创新突破的场景同样每天都在上演。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内进行各种实验,包括氨基酸、赤藓糖醇等产品的发酵、提取、精制工作,检测产品的转化率和产量指标等。“研发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自生物工程、食品药品、发酵等多个专业,分5个课题组对20多个产品持续升级换代。”研发中心主任王建彬介绍说,东晓生物获得了4项国际专利和50多项国内专利,创新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带来的是公司发展节节攀升,目前,一粒玉米在这里能变身为数十种高附加值产品,畅销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诸城汽车厂组装车间
02
产业焕新 转型升级谋突破
在近日山东省工信厅公示的“2024年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奖补资金项目名单”中,潍坊共有43个项目入选,其中,诸城市有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时代领航卡车工厂、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钜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入选,入选数量占潍坊总量的28%。
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走在前列带来的是产业焕新。诸城何以走在前列?答案就在车间工厂、生产一线。
10月22日上午,走进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诸城汽车厂内,外形酷似“变形金刚”手臂的定位抓手,正精准抓取每一个零部件并将其准确无误地放置到移动机器人之上;成百上千条传送带正有条不紊地匀速运转,让生产环节流动起来,并配合升降机将整个生产工序全部打通,更好地实现协调生产;看不见的地方,MES系统、LES系统、SAP系统等隔空“操纵”着一切,以极快的运算效率精准把控每一个生产细节,将万物“尽收眼底”……在这里,制造业“新”质扑面而来。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作为诸城市千亿级支柱产业,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汽车产业正朝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演进,零部件制造产业也随之加速转型。
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走进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子午线轮胎钢丝帘线智能化改造项目撵股车间,撵股机上的10余个转盘高速运转,将股线进一步加紧、收紧、捻制。“一个直径一厘米左右的盘料盘条,在经过大拉钢丝、电镀钢丝、湿拉单丝等工序后,根据客户的定制化需求,最终成品甚至能比头发丝细。”徐金磊介绍。
在一个个生产车间里,触摸诸城经济发展脉动,体悟新型技术改造背后的发展逻辑,诸城紧扣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绿色化方向,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智改数转网联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制造业由“传统”向“新兴”加速重构。
山东奥扬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走进山东奥扬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单瓶车间,经过特殊处理的钢材固焊成型后,“内胆成型线体”就开始忙碌起来了。“上新的这套‘内胆成型线体’焊接设备每台约180余万元,可以高效率完成纵缝焊接、封头组装、分配器焊接、环缝焊接等流程,不仅可以节省人力成本,更关键的是其精确度、密封性、合格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单瓶车间生产主任史俊波说。
大规模设备更新出现在诸城多个企业。走进兴贸玉米绿色高效智能化玉米深加工改造提升项目建设现场,拆除老旧设备、对其进行智能化改造,同时上新主要流水线设备、脱水设备、分离设备、烘干设备……新型技术改造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
“由于原有淀粉产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公司淘汰了自动化程度较低的设备。”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经理祝清汇说,经过设备更新后,单条生产线产能从年可加工玉米120万吨提高至190万吨,年可生产淀粉乳原料提升至140万吨,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5亿元。
诸城引导企业实施生产工艺、装备更新及产品质量提升改造,加速大规模设备更新,全力跃上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智”高点。
山东盛途互联网公司技术人员为客户收集制作的数据建模图。
03
布局未来 蓄力竞逐新蓝海
风噪声不绝于耳,指示灯闪烁不停,在山东盛途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内,一台台服务器高速运转,为一家家企业提供算力服务。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提升轻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更是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诸城,数字化赋能企业发展的场景无时无刻不在上演。
在大业股份的智能车间内,智能系统几秒内就能完成对产品结构的质检;在山东奥扬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站式企业上云和数据智能服务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从城市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大数据到政企协同运营、产业集群运营,再到数字化园区运营、数字化车间等……盛途科技不断探索和挖掘算力赋能应用的业务场景,已为100余家企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数字化服务,山东盛途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入选中国轻工业数字化转型“领跑者”案例名单。
山东奥扬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储氢瓶
在着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氢能产业被视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一场关于氢能产业的“万亿争夺战”悄然打响。诸城市抢抓先机,自2017年开始布局氢能产业,山东奥扬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投资建设了氢能及CNG供气系统产业化建设项目、制氢加氢装备研发制造项目。2022年8月,山东省首台1200标方碱式电解水制氢装备完成测试正式下线,完成了国内碱式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多项首创。目前可年产190台套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10台套PEM电解水制氢设备、100套加氢站装备、200套氢气压缩机的生产规模。
“最开始,我们需要突破国外在原材料基础性能上的技术封锁。后来,对结构设计、技术参数重新摸索,在全球率先自主研发出‘大容积气瓶’。”提起“LNG气瓶”研发难题,奥扬科技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王国营心中万千感慨,作为年产值30亿元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奥扬科技抢滩新蓝海,实现了制氢装备率先出海投运,海外售后服务中心落成,深度参与目标市场的国家级氢能产业园战略。
从天然气到氢能,从中国到世界,奥扬紧跟“一带一路”脚步,向全球传播绿色能源。作为全球唯一在车载天然气供气系统(LNG、CNG)和车载供氢系统(CH2、LH2)上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集成厂商,奥扬的优势产品LNG车载供气系统和CNG车载供气系统在全球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已经成长为全球绿色交通解决方案的行业先锋。
百川汇海,以“新”致远。在诸城市,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持续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新动能新优势壮大,轻工业强市“二次创业”蹄疾步稳。
采访团在东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企业概况。
调研手记>>>
创新之光照亮产业之路
□潍坊日报社调研采访组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更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
踏上诸城这片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雄厚工农产业基础的发展热土,一路走来,我们近距离感受其发展脉搏、创新律动。
从科技感十足的企业展厅到智能化的生产车间,从勇攀前沿的生产技术到推陈出新的工业产品,“创新”二字,不断锲入调研采访组记者对诸城工业的思考,成为此行最为深刻的印象。
“公司以研发团队为主,研发团队以年轻人为主。”山东盛途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谈起企业创新发展之路格外自豪。
事实也的确如此。作为一家数字化建设服务商,该公司专注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企业数智化转型服务,现有员工180余名,专业技术研发人员占比50%以上,开展研发项目200余项。公司创始人郭建斌在数字化、信息化领域工作近十年,在公司发展建设过程中,带领团队成员成功研发出了搭载国产芯片的“食品机械高精度智能PCB控制系统”,实现了机械行业工控系统的自主化国产化设计,2023年获评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软件企业领军人物。
凭借着对创新的不懈追求与坚持,该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8990万元,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超300%。先后荣获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山东省中小企业创新中心等资质认证30余项,在本地数字化服务领域树立了显著影响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诸城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像山东盛途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一样,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奥扬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等众多相关领域龙头企业,始终将目光聚焦于科技前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之路,迈出了推动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截至2023年4月,福田汽车总销量突破1100万辆,海外累计出口79.5万辆,连续12年位居中国商用车出口第一;2022年8月28日,山东奥扬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下线山东省首台套1200Nm³/h碱式电解水制氢装备,完成了国内碱式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多项首创;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持续向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玉米深加工全产业链产品和技术服务,市场占有率全国首位……
在推动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中,诸城企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成为创新发展的“主角”,而政府相关部门则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充当“店小二”,踊跃服务、主动作为,为全域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工信等各个部门始终借助政策之力推动企业上新创新。”诸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海林认为,“这也是一种赋能。”近年来,诸城市各职能部门积极协同配合,充分运用上级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规范管理、加大投入、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极大加快了企业创新发展速度。“如今,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型项目科研经费直接拨入企业户头,这也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创新热情。”诸城市科技局局长荆晓丽说。
创新,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更是区域发展的活力引擎。经过深入企业一线的蹲点调研采访,记者深刻感受到了诸城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和宝贵经验。无论是汽车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还是生物基材料的绿色转型、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诸城市广大干部群众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风貌。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诸城市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以“创新之光”照亮产业“前行之路”,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实践,不仅为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贡献着更大“诸城力量”,也为潍坊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创新范例。
潍坊日报社调研采访组成员:高文 尹莉莉 贺德良 石莹 方文婷/文 巩建国 见习记者 宋寿爽/图
责任编辑: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