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好戏 | 田畴沃野绘出别样“振兴图”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4-30 08:41:20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智慧农业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农村电商实现农产品与市场的高效对接,乡风文明建设让乡村既美了“面子”,又美了“里子”……时下,走在昌邑乡村,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呈现眼前。4月28日至29日,昌邑市组织召开乡村振兴现场观摩会议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总结工作,交流经验,乡村振兴工作再启新征程。
位于饮马镇的数字化高效农业示范园鸟瞰
“慧”种“慧”销新农人网上“拿单子”
在昌邑市饮马镇数字化高效农业示范园果蔬基地,只见这里的草莓并不是长在田垄上,而是栽培在高高的钢架上,钢架栽培槽上的滴灌管子四通八达,通过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能够随着环境指标变化实现精准给肥、给水。这是示范园发展智慧农业的一个真实场景。
“慧”种更要“慧”销。一根网线、一块屏幕、一部手机,打通农产品“出村路”,成为农民致富“新农具”。
“直播间的朋友们,咱们北孟当地的九龙屯大蒜个头大、分量足,有五斤装和十斤装两种,一定要先领优惠券再下单……”走进北孟乡村振兴电商产业园,主播正在给大家介绍当地的农产品。
手机新农具、直播新农活、“网红”新农民。目前,北孟乡村振兴电商产业园项目发展势头良好,预计年销售订单10万单,销售额1500万元以上,带动30余个村集体增收20万元,20余家企业增收50万元。
潍坊民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特色产业鼓足农家“钱袋子”
在位于石埠经济发展区的潍坊民和食品有限公司内,臭氧灭菌消毒、调味裹粉、油炸、冷冻、内包装……一会儿工夫,生鸡腿就变成了藤椒琵琶腿。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石埠经济发展区以民和、民胜等食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牵头成立昌邑市速冻行业联合会,联动总产值300亿元的食品加工、冷冻行业企业抱团发展。
卜庄镇大陆村的梨枣产业升级为“枣+菜+蛙”复生模式。
选对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百姓。在卜庄镇,以梨枣种植闻名的大陆村坚持梨枣产业引领,辐射带动柳家、南任、白衣庙等12个村,梨枣种植面积达1.1万亩,年产值10亿元。与此同时,坚持“一村一品”,先后培育大陆梨枣、白衣庙果蔬、任家草编等5个产业集群。
变独特风景为致富“钱景”。2023年,昌邑全市村集体实现增收7200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69:1。
孙斜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
文明乡风浸润村居“好日子”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走进围子街道孙斜村村史馆,这里面积不大,里外两间屋,却是潍坊市首家以“家风家教”为主题的村史馆。在“斜子好人”展示区,“三十年青春献给党”“能工巧匠活雷锋”……每位好人都有一句形象“颁奖辞”,是对他们文明行为的提炼概括。
典型引领,见贤思齐。“我们通过一次次组织活动,放大45名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村里人人都是志愿者,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才智,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参与到村庄网格治理中来。”孙斜村党支部书记孙连伟说。
如今,“孙斜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已成为村民共识。2023年村集体收入达到41万元,先后荣获山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山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山东省美丽乡村、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浩荡东风今又起,田畴沃野绘新篇。在昌邑,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跃然而出。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窦浩智/文图
通讯员 : 苏希煜
责任编辑: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