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新春走基层 | 湾塘蝶变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2-11 09:42:16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昌邑北部湾塘多,但多数湾塘因无人管理而废弃,影响农村人居环境。为此,昌邑市通过综合清理、科学利用、规范管理等多种举措,让废弃湾塘变为乡村的“增收湾”“风景塘”。

  昌邑市柳疃镇南玉村47岁的齐超在烟台工作,每年回老家过年都要到邻村探望舅母,必经之路上有一处湾塘。“以前走到这里看着荒废的湾塘,心情也大打折扣,今年走到这里,看着成排的太阳能板,神清气爽。”2月8日,回到老家的齐超看到荒废多年的湾塘焕新颜感慨地说。

  南玉村改造提升后的湾塘

  2月8日,记者在南玉村村东看到,一条出村道路将湾塘分成南北两处,河水约半米深,河面上装有太阳能发电板,循着弯弯的河道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据南玉村村“两委”委员齐象温介绍,这处湾塘主要是蓄水用于农业灌溉,多年以来并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导致杂草丛生,影响村庄整体环境。“为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着力破解人居环境整治难点问题,聚焦农村湾塘治理单元,开展‘千百湾塘’综合整治,我们以此为契机,对这处湾塘进行了改造提升。”齐象温说。

  自2023年春季开始,南玉村开始对湾塘进行清淤、绿化、固坝,将湾塘清理得干干净净,并在四周加装护栏。在改造提升的同时,该村还对湾塘进行立体综合利用,安装了太阳能发电板,村集体可每年增收六七万元,将来再对外承包进行淡水养殖,还能增加一笔收入。

  柳疃镇南玉村将昔日“杂草湾”变成“增收湾”,而围子街道官道郜村则是将昔日“垃圾湾”“臭水塘”打造成“风景塘”的代表。

  官道郜村

  2月9日,记者在官道郜村村东看到,湾塘边的休闲长廊、凉亭、栈桥成了村庄的一道美景,路北侧的广场设有儿童滑梯、秋千、篮球架等设施,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打卡地。可谁能想到,这里原本都是湾塘,以前堆积着生活垃圾,一到夏天臭味熏天。

  官道郜村广场

  据村党支部书记曹新日介绍,他们在2023年春节前后开始规划,计划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对湾塘进行改造提升。保留小湾塘,路北打造成健身广场。工程于去年4月份动工,清理淤泥、垃圾20余吨,对塘底覆土、夯实、硬化,周围铺设护坡、安装护栏,建设了栈桥,栽种杨柳等绿植,设计景观,安装设施,当年10月份投入使用。

  昔日的“臭水塘”变成村民每天休闲娱乐的“打卡地”,白天村民们聚在长廊下下棋、唠家常,晚上村民们相约来跳舞。曹新日说,去年11月他们还升级了灯光设施,用节日彩灯进行装扮,村庄的夜晚更美了。

  据介绍,昌邑市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清理村内水塘511处,形成“一湾一策、一塘一景”开发利用方案。“将废弃的土地重新利用起来,一方面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一方面也挖掘出村庄潜能,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昌邑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齐英华/文图

责任编辑:封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