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潍水剑 | 让劳动教育入脑入心接地气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2-08 14:14:14

让劳动教育入脑入心接地气

□潍坊融媒评论员 赵春晖

  据央视网微信公众号报道,近日,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白石小学的散学礼上,同学们收到了1600斤“年终奖”——300斤白萝卜、250斤蕉芋、150斤大米、100斤芹菜等。据了解,该校有一个“耕读园”,这些接地气的奖品都是孩子们利用劳动课或课余时间,在园子里种下的。同学们在收获劳动成果的同时,也懂得了粮食的珍贵。

  将学生利用劳动课或课余时间在“耕读园”里种植的果蔬,当做“年终奖”发放给品学兼优、表现优异的学生,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努力被肯定、劳动是快乐的,如此别出心裁的奖励让人眼前一亮。显然,这样的学校劳动教育才是好玩、有趣的,才是真正寓教于乐、取得实效的。

  长期以来,不少地方学校对劳动课重视程度不高,劳动课常与其他副课一样被边缘化,这使得劳动教育变成了一个空洞的概念,学生们也因此失去了很多从劳动中获取知识的机会。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要想让劳动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学校首先要重视。要通过科学合理、生动有趣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丰富学校劳动教育的形式、载体,开展与劳动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和参与感,让学生真正在掌握劳动技能的过程中培育劳动精神,在实践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和光荣,千万不能让劳动课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家庭同样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平时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是劳动教育发挥育人功能的关键一步,只有从小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和习惯,并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进行示范,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将热爱劳动、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沁润进孩子心里,并与学校里开展的劳动教育形成有效配合,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一生受益。

  社会是夯实劳动教育地位的重要保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劳动的必要性、重要性,需要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劳动教育的浓厚氛围,通过多种渠道及形式宣传劳动者的榜样故事,让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同心同向,才能让劳动教育真正取得育人实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如何变迁,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不会改变。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劳动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养成踏实做事的习惯和品质,才能让学生在不断实干中奔向星辰大海。

责任编辑: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