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峡山区:主题教育做足“实”字文章
来源:潍坊日报 发布时间:2024-01-22 14:43:37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原来我们办营业执照,要到区政务服务大厅去办理,来回将近四十公里,很不方便。现在在家门口的便民服务中心就能办,省时又省钱。”近日,高先生在峡山区郑公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领到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后,激动地说。
据了解,郑公街道聚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对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调整优化了多个服务窗口,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应办尽办,提升了服务效率,让办事群众少跑腿,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得到激发。
这是峡山区不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一个生动缩影。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峡山区做足“实”字文章,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坚持问题导向是开展主题教育的关键,深化调查研究是落实主题教育的重点。峡山区领导班子到四个街道逐一开展调研,明确各街道发展方向、发展定位、发展路径,针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把脉问诊,凝聚发展共识,鼓足发展干劲。在工作中,峡山区坚持靶向发力,紧盯问题整改,破解制约发展的障碍。聚焦重点,建立以“一个台账、两张清单、一套流程、六方责任”为主要内容的“1216”推进落实闭环工作机制,紧盯18项专项整治任务,强化协调联动、系统整改,一体推进解决。打通堵点,在全市率先设立全场景无感式审批服务站,效能提升70%,解决各类诉求1200余个。开展孝德文化建设,深化殡葬改革,设立孝德慈善基金,开办孝德便民超市,平价销售丧葬用品,为群众减负60%以上。破解难点,妥善处理12345便民服务热线反映的问题,满意率超过95%,解决率达99%;高品质创办凤凰学校,撤并19所“小弱”学校,构建“村村通校车、校校有餐厅、人人能午休、厕厕美容间”全域生态教育格局,学生从净流失变为净流入。
峡山区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落实主题教育总要求的重要抓手,不断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在全省率先实现禁渔与生态捕捞制度化、规范化,创新打造智慧河湖监管平台、水上警务中心、环资法庭,峡山水库水质持续稳定达标;率先打造“双碳”示范城市,创新推进国家级整县分布式光伏试点,37个光伏村年平均增收20万元以上,岞山村打造为“全国农村新型光伏第一村”。发展特色农业,举办峡山湖生态捕鱼节和潍水左岸特色农品展会,打响“峡山匠农”区域公用品牌,全力支持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建设发展,杂交小麦、爆裂玉米等育种研发实现突破,国际首创玉米大豆间作洁田模式,有力支撑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国内首创姜秸秆综合利用模式,通过精油提取、废渣重塑等技术,有效破解姜秸秆污染难题,年生态效益10亿元以上;率先打造预制菜引领区,构建中餐标准化体系,预制菜龙头企业新和盛跻身全国前3强。壮大绿色工业,总投资43.1亿元的预制菜产业园、阳光曼波雨林生态科普馆连村协作、康源领鲜现代设施渔业、绿装高端培训、资源昆虫产业化等15个项目相继落户,全国有机产业联盟、直播电商基地、龙工场跨境电商基地等新平台持续壮大,新业态产值突破7亿元。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窦浩智/文
责任编辑:平小娜
一审:平小娜 二审:李倩 三审:李中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