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宣传阐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家庭丨他带动村民致富 她甘心操持家务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12-20 14:25:00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小家”相亲相爱有利于促进“大家”和谐共处。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细胞”,似涓涓细流,滋润着家庭成员、邻居朋友甚至社会。12月18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寒亭区固堤街道大流河四村的朱松松夫妇积极向上、乐于助人,与村民团结融洽,带动周边村民增收和周边家庭共同建立和谐环境,被评为第二届潍坊市文明家庭。

朱松松(左)与刘菲菲(受访者供图)

  朱松松今年36岁,于2016年在家乡寒亭区固堤街道大流河四村创建了大流河家庭农场,开启了“新农人”之路。从开始创业,朱松松就一改老一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种模式,使用水肥一体化喷灌设备、喷洒作业无人机……短短几年时间,朱松松的家庭农场迅速发展壮大。

  “我原本有一份十分安逸的工作,后来辞职回乡创办了农场。一开始的创业路挺难的,我不断摸索学习,几乎没有时间陪家人。”18日,朱松松说,多亏了妻子刘菲菲帮他分担家务,在工作中力所能及地帮助他。

  今年37岁的刘菲菲与朱松松非常恩爱,夫妻俩有两个活泼懂事的儿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朱松松在自己创业增收的同时,不忘回馈帮助过他的乡亲,带动周边很多村民就业,并且不定期给周边村的老人们分发蔬菜、水果等,村里的年轻人都将他当成榜样。说到朱松松时,老人们都夸他是一个乐于助人、充满正能量的好青年。刘菲菲表示很支持丈夫为大家献爱心,她认为力所能及地为乡亲们做点事不算什么。

  “乡亲们老夸我热心肠,我挺不好意思的,我觉得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朱松松说,“今后我要把农场经营好,多为村民们谋福利,更要平衡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多抽出时间陪陪家人。”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宇琪/文

责任编辑: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