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 · 文物会说话 | 高密年画:展示多种类年画形式的魅力
来源:潍坊日报 发布时间:2023-07-23 10:09:42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年画是一项古老而传统的民间艺术。过新年贴新画,是中国人为春节增添喜庆氛围的方式,复制年画也成为一个主要的艺术实践。可以说,“复制是年画形式之母”。年画正是从“手绘-半印半画-木版套印-石版印刷”这种复制形式的发展构成了一部年画的形式发展史。高密是在整个中国年画产地中,极少数纵向贯穿这一系列年画发展形式的区域。
《姑嫂英雄》年画。
高密扑灰年画在中国负有盛名,但高密年画不只包括扑灰年画。除了纯手绘形式的扑灰年画以外,高密年画还包括半印半绘年画、木版套印年画以及石印年画、胶印年画等。在高密市博物馆,就珍藏着部分半印半绘年画代表作品。
国家一级文物、戏曲年画《姑嫂英雄》,取材于民间故事《薛家将》,讲述的是薛金莲向其嫂樊梨花搬兵救父,姑嫂二人意见不一产生矛盾,以致动武,结果金莲战败服输,二人言归于好,樊梨花发兵破敌解围的故事。情节极富戏剧性,画中樊薛二人既具女儿娇态,又透傲人英姿,“壮丽山河多壮阔,中华儿女任驰驱”,表达出老百姓对英雄儿女的欢喜之情,由此抒发而出的一种爱国情怀,也是对观者情操的一种教化和陶冶。
《牛郎织女图》年画。
牛郎织女动人的爱情故事在中国早就妇孺皆知。国家一级文物《牛郎织女图》,画面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间的水波状云纹,象征着天地之界;第二部分是下部的世俗人间,绘有一头黄牛,象征着牛郎织女的爱情纽带。黄牛一侧,牛郎倚立,或偎坐其侧,仰盼天河,望穿秋水,或抚箫轻吹,透露出对织女的相思之情;第三部分是仙苑天宫,象征天界,织女侍女伴伺,俯视顾盼,表现出对牛郎的牵挂和思念。
与传统的扑灰年画相比,这些半印半绘年画简化了手绘难度,大大拓宽了作品的题材面,吸引了一大批擅长手绘年画的艺人加入其中,提高了绘制质量,增强了画品的装饰趣味,使半印半画成为继扑灰年画之后,传统民俗艺林中绽放的又一朵绚丽之花。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潘来奎/文 孙晶/图
通讯员:孙晶
责任编辑: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