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网络中国节·端午丨你的端午节“五感”集齐了吗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6-21 14:20:09

 

“粽”情端午 清凉一夏

各地上演了丰富多彩的迎端午活动

最近,你也参加包粽子活动了吗

在城区东风东街一商场门前,“粽子”高高挂起营造节日氛围。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驰 摄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有人说,现在过端午节

除了和亲戚朋友一起包粽子

去超市买大枣粽红豆粽肉粽

就没有其他“仪式感”了

都想直呼为“粽子节”了

 

行人从街头印有“端午”字样的招贴画前经过。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驰 摄

 

NO!NO!NO!

挂艾草、赛龙舟、编彩绳

戴香囊、射五毒、投壶……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氛围感”拉满

视听嗅味触“五感”齐全

 

要说过端午节的“氛围担当”

那必须是艾草

你家门口已经挂上了吧

最近一段时间

艾草可是集市上的“销冠”呢

甭管是谁家的单元楼

一走进去都是艾香阵阵

还有避邪驱瘟、防蚊虫的香囊

无论是随身佩戴还是挂在门上

都是清香四溢,美观大方

市民家门口摆放着一捆艾草。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驰 摄

园林环卫工人收到了艾草和鲜花组成的花束。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摄

一名市民展示自己制作的端午香囊。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驰 摄

 

       插艾草:相传,艾草是屈原佩戴的一种草药,可以驱除邪恶,保佑人们平安。人们为了祈求平安,就在端午节这一天挂艾草。现在,挂艾草已经成为了端午节的一种传统活动,人们会在门前挂上艾草,祈求平安和幸福。

       佩香囊: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佩戴香囊,有除汗味辟邪之意。

视+听

赛龙舟

我们北方人

那也是当仁不让

看鸢都湖上百舸争流的盛景

每年准时上演,让人热血沸腾

听那隆隆的击鼓声

透出劈波斩浪的霸气

潍坊市第十届龙舟大赛6月18日在奎文区鸢都湖景区举行。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树宝 摄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据说,龙舟比赛起源于古代楚国。当时,人们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划龙舟出海。后来,这个传统逐渐演变成赛龙舟比赛,以此祭祀屈原。如今,赛龙舟已经成为一项国际性的运动项目。

甭管用彩线编制什么物件

潍坊到处是心灵手巧之人

小区举办的五彩绳编制活动

大家一学就会,马上上手

更不用说各种包粽子活动了

“包粽子高手”比比皆是

奎文区北海路街道北宫东街社区开展“巧编五彩绳 喜迎端午节”活动。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来臣 摄

 

      系五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古时,端午节多以五色丝线系在孩子手臂、脚腕上, 有吉祥安康之意。

过端午节不吃粽子

是不是会感觉“少点什么”?

作为善烹爱品美食的潍坊人

买上好几种粽子回家细品

是美食达人的“基本修养”

原味复刻最好吃的那一种

更是品粽子的“最高境界”

经济区张氏街道万和社区五洲花园小区,包粽子比赛结束后,参赛居民满载而归。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梅 摄

潍城区城关街道岳王庙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辖区居民聚在一起包粽子,迎端午,其乐融融。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摄

高新区新城街道清新社区图兰朵小区,居民教外国友人包粽子。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摄

 

       端午食粽的习俗,自古盛行不衰,已成为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最初,粽子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如今形成南北口味,分为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除了以上这些

还有射五毒投壶等活动

让端午节更加有趣

市民正在进行射五毒游戏。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驰 摄

市民正在进行投壶游戏。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驰 摄

你的端午节“五感”集齐了吗

快召唤“快乐神龙”迎接假期吧

策划:孙瑞永 王光伟

文案:李丽雪 孙锦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