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24 13:58:46
千里齐长城,焕发新生机。齐长城脚下的沂山风景区发展服务中心是临朐县的“南大门”,总面积148平方公里,境内沂山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为旅游大镇、林业大镇、水利大镇。近年来,沂山风景区立足资源优势,以“两村两园两主体”和农业“七改”为抓手,引导各村抓好特色产业发展,构建了“东部牧业小镇、西部林果田园”的产业发展框架,打造了沂荷万头奶牛基地、伏峪蚂蚱养殖基地等一批特色农牧业项目,探索出一条“农牧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将奶牛从奶源升华为旅游资源
沂荷万头奶牛基地项目分两期进行,一期(沂荷农牧万头奶牛养殖项目)投资4.1亿元,总占地面积72.8万平方米,主要涵盖多功能牛舍、全自动挤奶厅、全天候饲喂配料系统、粪污处理等现代化设施。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共有大大小小9个牛舍,存栏4500余头奶牛,年产鲜奶1.6万吨左右。
基地建有全自动挤奶厅,挤奶时奶牛沿着特定通道进入挤奶转盘,每头牛对应一套挤奶设备。据介绍,挤奶转盘可以同时供80头牛挤奶使用。挤好的生鲜奶在第一时间进入速冷罐,送到合作公司进行生产加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保证了生鲜奶的品质。
奶牛基地二期投资4.5亿元,将在一期工程基础上,建设1万头牛现代化智慧牧场,配套打造互动式、多体验、创意性奶牛主题旅游体系,规划建设奶牛主题乐园、奶牛科普区、奶牛互动体验区等旅游板块,进一步丰富沂山旅游业态,打造农牧旅融合的典范。
据悉,沂荷万头奶牛基地项目全部建成后,存栏规模可达到2万头,届时将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奶源基地。
小蚂蚱“蹦”出乡村振兴大产业
伏峪村位于沂山风景区北部,是典型的山区村,土地贫瘠,资源匮乏。2012年前后,伏峪村一户村民外出学习了蚂蚱养殖技术,因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很快带动村里越来越多的农户养殖。第三个年头,村里蚂蚱养殖户就发展到了十几户,养殖大棚近30个。
不过,单一养殖很快遇到瓶颈,由于知名度不高,销路较窄。如何改变村民单打独斗的局面,实现稳定增收?伏峪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管理模式,成立飞皇蚂蚱养殖专业合作社,将养殖户吸纳为社员,为养殖户提供统一种苗、统一指导、统一销售。
如今,在伏峪村北侧,一个个大棚顺着山势层叠分布,从村口一直延伸到山脚下。目前,这里共建有155个标准化蚂蚱养殖棚、5个高温养殖棚、6个高温种植棚、1处观光体验区及30吨冷库、500平方米蚂蚱交易市场,真正变成了蚂蚱养殖的“大基地、大市场”。
蚂蚱养殖是第一步,产业振兴才是重中之重。在伏峪蚂蚱养殖基地,高温种植棚中还种有草莓等。下步,该村将依托与沂山主景区接壤和西部乡村旅游专线穿村的区位优势,以蚂蚱养殖产业为核心,积极探索“蚂蚱养殖加工+果蔬种植+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生态发展模式,整合山河林田湖村等要素,建设集特色乡村休闲、绿色有机种养、生态康养度假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责任编辑:阎传斌
潍坊日报社主办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1020739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004号 新闻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4
新闻热线:0536-8196500 广告热线:0536-8196033 邮箱:newswf@126.com 潍坊国际风筝会
版权所有:潍坊日报社(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 2007-2021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