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职业教育优势 助力打造现代化强市
来源:潍坊日报 发布时间:2023-01-15 07:55:29
职业教育进入大发展大提速新阶段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强调发展质量和效益,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迫切,职业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
一是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力度前所未有。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6年来首次大修,并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更好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18年至2021年,我国先后出台《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既相互衔接又逐级递进,为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明确了政策框架。
二是各地迅速形成职业教育发展热潮。近年来,各地紧跟中央政策导向,相继出台一揽子政策支持举措,召开职业教育大会。职业教育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山东、江苏等12个省市与教育部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佛山、泉州等一些制造业强市都在职业教育发展领域奋起直追。山东职业教育长期位列全国第一方阵,近年来各地市都在积极探索,打造特色优势,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三是职业院校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高职院校专升本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各个城市都在转设或拟设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专升本难度大的院校都在积极申办职业本科专业。入选高职“双高计划”、中职“双优计划”的学校将在资金、项目等方面迎来政策利好,成为全国职业院校发展的标杆,引领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示范带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
职业教育是潍坊响亮的城市名片
一是职业教育规模大。从数量来看,潍坊职业院校数量在GDP前15位地级市中排第2位,省内排第3位。其中,高职院校数量在GDP前15位地级市排第2位,中职院校数量在GDP前15位地级市中排第3位;从学生数量来看,潍坊职业院校在校生数量在GDP前15位地级市中排第1位,省内排第2位,特别是职业院校毕业生数量在GDP前15位地级市中排第1位,省内排第2位。
二是职业教育质量实现新突破。2022年,全国高职院校100强,潍坊占2所,数量超过青岛、烟台、淄博等地。据统计,2012年以来,潍坊高职、中职院校累计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数量连续10年居山东代表团第1位。
三是高层次高水平学校多。潍坊“双高计划”高职院校数量排全省第1位;2022年,首批70所省级高水平中职院校数量排全省第1位。
四是职教改革创新成为全国风向标,影响力持续提升。潍坊职业教育以改革创新享誉全国。早在2012年,潍坊就成功创建为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为第一个在地市级开展的城市。2020年,潍坊与省教育厅共建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经验,并吸引了全国上下广泛关注。2020年、2022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均设在潍坊。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高度谋划职业教育发展。在高质量发展、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大背景下,潍坊审视职业教育发展,把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共同富裕、推进乡村振兴、锻造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推动职业教育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注重设计和发挥好市级综合统筹机制的作用,确保职业教育领域相关人士长期关注、研究职业教育发展。加强顶层设计,超前谋划发展,密切关注各类试点示范,既要关注教育部门的试点示范,更要关注其他相关部门的试点示范。
二是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抢抓职业本科教育大发展机遇,尽快推动一批优质高职院校升本、重点专业升本,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形成全面包含中职、高职、职教本科、职教研究生的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通过率先构建完整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把职业教育打造成潍坊教育的品牌、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潍坊普通本科学校少的不足,进而夯实教育基石,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三是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现阶段,应最大限度地增加院校数量、在校学生数量,提高适龄劳动人口高职就读比例。引进一批高层次办学主体,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提升办学层次。激发办学活力。充分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以“混”促“改”,建立各方深度参与的多元治理体系和现代学校制度,构建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全面推进面向市场开放办学。支持现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重点是全市主导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四是提升专业、产业匹配度。专业与产业不能完全匹配是永恒问题,但专业和产业匹配速度越快、匹配水平越高,对两者发展越有利。定期开展专业与产业匹配度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制定专业调整奖励办法,支持职业院校根据产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常态化梳理紧缺技能人才目录,为职业院校专业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五是千方百计促进高职扩招毕业生就业。全方位打造毕业生留潍就业优质环境。在职业院校全面开展市情教育,加深对潍坊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潍坊的感情,特别加深毕业生对潍坊优势、发展潜力、留潍政策的了解,激发毕业生留潍工作的热情,让更多的学生选择就业首选地时考虑潍坊。支持职业院校留人,研究实施奖励办法,充分调动职业院校引导毕业生留潍的积极性。对技能人才进行补贴,围绕购房补贴、生活补助、子女教育、新产业补贴等加大补贴力度。
六是营造崇尚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潍坊正全力打造全国职教高地先行区,应率先对高素质劳动力即核心竞争力达成共识,清理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歧视政策,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把尊重职业教育做成城市的品牌,逐步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选择职业教育、家长认同职业教育、企业主动办职业教育。设立“潍坊工匠日”或“潍坊技师日”。目前,杭州、苏州等一些城市都设立了工匠日,潍坊是制造业和职业教育大市、强市,设立“潍坊工匠日”“潍坊技师日”十分必要,可以通过评选“潍坊校园技能才俊”“潍坊技能教育领军人才”等挖掘人才。
作者:刘磊 孙桐
(作者单位:市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