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潍坊日报 发布时间:2023-01-13 18:19:07
耿梅村,从小庄子村出发的革命生涯
◎侯秀红
耿梅村,寒亭区高里街道小庄子村的优秀男儿,他的辉煌人生,在养育过他的街街巷巷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革命豪情和昂扬斗志,从小庄子村低矮的农舍里一路奋发向前,一直抵达生命的终点。八十三载的风雨沧桑,小庄子村是见证。
潍北第一个党支部旧址。(资料图片)
耿梅村九岁时被父亲送到距离小庄子两里外的牟家院毓贤小学读书。在那里,他跟牟鸿礼、牟铭勋结成了情同手足的童年之谊。当时,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神州大地。集会、演讲、宣传新思想、推行新文化成了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耿梅村和牟鸿礼、牟铭勋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三个人激情澎湃,被师生冠以“演讲三兄弟”的美誉。
三人从牟家院初小毕业后,有了几年短暂的离别。一九二五年,耿梅村从潍县县立中学毕业,回到村里新成立的小庄子小学任教。他在孩子们的心田里播种新知识和新希望,并一如既往地苦苦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
一九二六年夏天,肩负着神圣使命从济南染织学校毕业归来的牟鸿礼和牟铭勋找到了他。故友重逢,禁不住热泪盈眶。这三个志同道合的童年玩伴,像三棵倔强挺拔的雪松,站立在鲜红的党旗之下,紧握拳头郑重宣誓:永远跟党,永不叛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耿梅村成了牟鸿礼和牟铭勋回乡后发展的第一位党员。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铮铮誓言,中共潍北地区第一个三人支部——“牟家院党支部”在牟鸿礼家的小西屋里成立了。牟鸿礼以潍县县委委员的身份兼任支部书记,牟铭勋、耿梅村担任支部委员。
在这里,他们以开设小型针织厂为名,白天加工产品,晚上刻印传单。不知疲倦地走乡串户,以推销毛巾等日用品为掩护发传单,凝神聚力展开宣传。
耿梅村很快就发展了小庄子村的耿图寿和耿为新入党,并于一九二七年春节后,成立了小庄子党支部,耿梅村任支部书记。不久,经上级批准,原来的牟家院三人支部组建成潍北区委,牟鸿礼任区委书记,耿梅村、牟铭勋任区委委员,耿梅村仍兼任着小庄子的支部书记。
之后,耿梅村又以小学教员的身份走进大官庄村。他除了给学生上课,还见缝插针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走进家家户户,以拉家常的方式,播撒零零星星的革命火种。
一九二八年春,耿梅村接替牟鸿礼担任了潍北区委书记。他利用去潍县县城参加教育训练班的机会,把他的同学管文山发展为党员。又介绍他的另一个同学于清书认识了时任中共潍县县委委员和城北区书记的牟鸿礼。在牟鸿礼的影响下,于清书随即也成为了潍北这艘红船上的一员猛将。耿梅村倾注全力,协助管文山和于清书分别组建了柳科支部和前阙庄支部。
他们携手并肩,不畏强权;他们组织抗捐抗税,发布《告农民兄弟书》;他们策划领导鬃厂罢工、短工罢市、“吃坡”斗争……为躲避敌人的搜捕,耿梅村带着他的战友们机智地躲避,胸有成竹地应对,矢志不渝地坚持……
他始终记得牟鸿礼在离开潍县去青岛任职时对他的叮嘱:“作为党的领导者,我们同敌人周旋要有勇有谋。要明白斗争和生存的意义,我们同敌人斗争的目的是胜利而不是牺牲!斗争需要机动灵活,紧要关头保存实力第一。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党组织,你一定要配合县委保护好,保护好我们同志的安全……”
当耿梅村上了敌人的黑名单被下令全县缉捕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证潍北党组织的安全。他联络党员同志,嘱咐他们如何眼疾手快地避开敌人的锋芒,如何不露声色地展开地下斗争……
敌人的捕共队气急败坏,他们不遗余力地对耿梅村进行围追堵截。黑云压城之下,遵照上级党组织的部署,耿梅村把潍北区委书记一职交给牟铭勋,自己途经青岛去了东北。后来又流落到烟台、莱阳等地打工度日。虽然身处异乡,他内心却始终挂念着潍北的组织和战友。他曾经多次悄悄回潍打探消息,均无音讯。
一九三三年春,他再次回潍,却不幸被捕。敌人对他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他则与刽子手们虚与委蛇,巧妙应付。最终在好友担保和村人的帮助下,脱离魔掌。
趁着夜色,耿梅村又一次拜别村庄,跪别亲人,在平度、栖霞、青岛诸多地方,一面出着苦力,一面宣传救国救民的道理。一九三七年,历经重重磨难的他才重新返回家乡,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抗战的行列之中。他费尽周折联系往昔的若干同志战友,一起加入到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的筹备工作中。
一九三八年初,他们义无反顾地参加了潍北著名的蔡家栏子起义。耿梅村带着他的弟弟耿禅林和侄子耿为平同时加入了七支队。抗战胜利后,他们家被授予“一门三英”光荣户。
七支队与八支队汇合后,耿梅村先后担任八支队秘书、组织科干事、政治教员等职,跟随部队转战鲁中、南下沂蒙,加入山东纵队。
一九四二年,耿梅村到鲁中报社工作,先后担任石印厂厂长、秘书、秘书处主任、经理部主任。一九四七年五月,调任鲁中军区驻渤海办事处参谋、抗日小学校长等职。一九四八年七月至一九四九年五月,任鲁中南报社经理部副主任。
渡江战役开始后,战线南迁,组织上又调耿梅村到筹建中的鲁中南师范工作。他在万分不舍中告别了自己的戎马生涯,脱下军装,以鲁中南师范秘书主任之职,负责整所学校的筹建工作。
一九五〇年初,耿梅村被任命为临沂师范校长。从此,他身体力行,辛勤耕耘,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耿梅村被调到山东师范学院。先后担任函授部主任、中文系党总支书记兼系副主任、图书馆馆长。
一九六五年退休后,他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坚持写党史、上党课,为我党的党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日,八十三岁的耿梅村,走完了他的人生之旅。他的战友、他的同事、他的学生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到济南为他送行。
一九二八年耿梅村与于清书一同发展的党员于一川,在《怀念梅村》一文中写道:“我与梅村相交近六十年,情同手足。他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见义勇为,对同志和朋友以诚相见,热情帮助别人;对自己要求很严,不为名利,克勤克俭。”
耿梅村是潍北第一个三人支部中唯一的战争幸存者,他替战友牟鸿礼和牟铭勋见证了革命的胜利、见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
他坚定不移的信仰与信念、终身无悔的战斗与追求,他的从小庄子村出发的革命生涯,必将如华星秋月,始终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庞珂
潍坊日报社主办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1020739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004号 新闻许可证编号:37120180034
新闻热线:0536-8196500 广告热线:0536-8196033 邮箱:newswf@126.com 潍坊国际风筝会
版权所有:潍坊日报社(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 2007-2021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