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爱的坚守 ——寿光市稻田镇东稻田小学 孙爱霞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12-31 16:08:00

  2017年冬天,女儿在我的怀里安详地走了,带着我们深深的爱,为她14岁的短暂人生画上了句号,但我的人生却因为她曾经的到来而开启了新的征程……

  那是2004年9月,在美好的期待中,女儿出生了。可是,因为难产,她却成了一个像植物人一样的重症脑瘫孩子。她没有吞咽能力,不能正常进食,每次吃饭,要先把饭菜嚼碎,再撬开嘴巴塞进去,对于常人十几分钟的一顿饭,她却长达一两个小时,每次喂完饭,胳膊麻了,腿也酸的站不起来。有一次,女儿癫痫发作,把舌头都咬烂了,满嘴是血,因感染高烧四十多天,几近昏迷,怀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失声大哭起来。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是善良坚强的婆婆给了我力量。女儿生病住院,是婆婆担负起了在医院陪护的重担;当女儿病危,是婆婆苦苦哀求医生:“一定尽力,一定要尽力呀!”婆婆无私的支持和陪伴,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乐观地面对生活。几千个日夜的坚持,女儿终于在9岁那年奇迹般地发出了人生的第一次笑声。“闺女笑了,闺女终于会笑了。”我激动地紧紧抱起女儿,任泪水无声地滑落下来。

  当我得知许多家庭跟我有相似的遭遇,但因看不到希望,而放弃了给孩子康复治疗,当我了解到许多妈妈因承受不了重创,还得了抑郁症时,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我希望把这样的家庭都联系起来,互帮互助,共闯难关。2005年,我创建了“睿扬爱心家园”脑瘫交流群,起初并没有得到多少回应,可我坚信,只要用心用情,就一定能给予他们希望。在群里,我分享和女儿的点点滴滴,交流这些年照顾女儿的经验。因为我是老师,当有的脑瘫孩子在自学上遇到困难时,我便给予讲解和指导。慢慢的,越来越多患儿和家长敞开了心扉。

  为了把爱和希望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2012年,我和许多爱心朋友一起,把“睿扬爱心家园”交流活动从网上搬到了线下,成立了“睿扬助残志愿团队”。

  2013年5月,我们组织了一场为脑瘫女孩于茗爱心义卖励志书籍的活动,一大早来了一位双腿截肢的老大哥,他默默地开着电动轮椅帮着拉物品,一刻也没闲着。活动间隙,大哥打开了话匣子,他是在一次车祸中不幸截肢的,在重症监护室里整整40多天,当家人面对高额的医药费束手无策时,是村委组织了捐款,好心人拉了他们家一把,他说:“我现在虽然没了双腿,但还有双手,你看,你们能干的,我也能干。我今天过来呀,也想跟大家啦啦呱,说说话。”从他的话中,我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融入社会的渴求。也正是老大哥这份渴求,让我更加坚定,一定要把志愿队办下去,让更多的残疾朋友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2014年5月,借助寿光蔬菜博览会这个平台,我发起了游菜博残疾人交流活动,一下子,从潍坊、昌乐、青州等各地涌来了60多名残疾人,那天,有的残友激动地哭了,转而又开心地笑了,一位刘大姐拉着我的手说:“我已经五年没有这么开心了,总觉得老天不公平,不愿面对现实,但今天,看到这么多乐观的残友和你们这些充满爱的志愿者,我想通了,不会再消沉下去。”

  已记不清有多少残友带着忧郁而来,洋溢着笑容回家,但我知道,他们需要爱的关注,需要我们的鼓励和陪伴。在志愿队的坚持下,游菜博残疾人交流活动,我们办了一年又一年,一届又一届,只要看到他们开心的样子,我无悔这些年的付出。

  如今呀,我们的志愿队伍日渐壮大,已先后开展爱心义卖、手工编织培训、困难家庭帮扶、为脑瘫兄弟圆梦春游等爱心助残活动60余场,帮助二百多名残疾人走出家门,重拾自信,对接数十户困难家庭走出生活的困境。

  女儿走了,但爱却永在我的心头。14年的母女相守、10年的志愿之路,让我坚信,心向阳光,生活就有希望。我会一直把对女儿的爱通过生命传递出去,让每一个折翼天使都能展翅飞翔。这不仅是一个妈妈对女儿爱的坚守和承诺,更是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