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外出打工绝境中求生

来源:潍坊晚报   发布时间:2022-10-09 16:41:00

日本纱厂的女工

黄浦江畔

  为谋生,李凤琪的母亲带着儿女到青岛、上海纱厂做工,颠沛流离,历尽苦难。二姐和母亲相继病逝后,12岁的李凤琪以自立自强的勇气,独自奔济南当童工。他重病卧床,大难不死,从众人同情救助中获得感悟,懂得了感恩和人间真情。

  结伴出逃赴沪谋生 好景不长再陷入困境

  日军占领青州后,各小学停课。李凤琪的爷爷又让他读了一年私塾。形势平稳后,逃回青州的人又纷纷外出谋生。听说青岛的日本纱厂招收女工,母亲摆脱家庭的束缚,带着三个孩子去了青岛。不料,日本纱厂只要青年和童工,录用了李凤琪的两个姐姐。母亲月子里得过痨病,身体瘦弱,未被录用。靠两个女儿微薄收入养活四口人,母亲仍然让李凤琪上学读书,因交不上学费,半年后,李凤琪又辍学了。

  那时,日本人对华工不仅随意打骂、搜身侮辱,而且待遇很低,到月底经常挨饿。次年春,上海一家中国人开的纱厂到青岛招工,待遇高,生活有保障。工友们恨透了日本人,很多青州来的老乡都愿意去,李凤琪的母亲偷偷报了名。因日本当局发现工人出逃会重罚或坐牢,他们离开时轻装简行,分散出走,秘密集合后乘船去上海。

  在上海莫干山路信和纱厂,李凤琪的两个姐姐被安排织布,母亲在车间干零活,三人做工养活他一个,不仅能吃饱,每月还有节余。母亲又想让儿子上学,近处没有学校,但生活看到了希望。

  然而好景不长,不到一年李凤琪的二姐得了重病,面容消瘦,经常吐血,晕倒在车间里。按厂里的规定,病人不能住集体宿舍,只好到外边租了屋顶上的半间阁楼,睡觉在地板上,母亲为照顾二姐也辞去了工作。为给二姐治病,积攒的一点钱花光了,仍不见好转。一天中午,二姐突然大口吐血,话也来不及说便闭上了眼。母亲哭成了泪人,慈善机构派车把遗体拉走,不准家人跟随送葬,也不知道埋在哪里。

  二姐去世后,母亲领着李凤琪离开那半间阁楼,沿着黄浦江边,走走停停,望着江水默默地流泪。从前,母亲常说“天无绝人之路”,此时却到了无路可走的绝境。这天娘俩在一个废弃的工厂门洞里睡了一夜。

  第二天下大雨,母亲淋病了,发烧咳嗽,她一天没吃东西,李凤琪也饿得心慌。近黄昏时,他拿着茶缸走进一个大杂院,想给母亲找点水喝。夏天很多人家在院里吃饭,有一家老少围在一起,桌上摆着丰盛的饭菜,李凤琪想讨一点给母亲吃,可是难以张口。那家人看他光着脊梁,瘦骨如柴,着实可怜,把饭桌上剩下的倒进他的缸子里。李凤琪高高兴兴地拿回来递到母亲面前。看到九岁的儿子能给自己讨饭吃,母亲抱住他悲痛地哭出声来。

  李凤琪的大姐发现人去楼空,便到处寻找,终于在街上遇见他们。大姐和工友们凑钱买了船票,打发娘俩回到青州老家。爷爷听儿媳讲述了经历的苦难,安慰她说:“能把砧子带回来就很好……”

  不论生活多么艰难,爷爷都让孙子上学读书,李凤琪又上了一年小学,大姐因病不能继续做工,也从上海回到青州。1941年春,爷爷郁郁病逝,李凤琪和大姐跟着母亲住到北城姥姥家。这年秋天,母亲旧病复发又添了新症,时昏时醒。这天从冥冥中醒来,她有话想说但嘴巴翕动着难以出声,只从眼角流下两滴清泪。李凤琪和姐姐眼看母亲的瞳孔渐渐失去光彩,扑到她的身上嚎啕大哭。

  年仅12岁的李凤琪,失去了母亲。母亲连一句遗言也没留,却给了他敢于外出闯荡、绝地求生的勇气。一个月后,在一个火车司机的帮助下,这个小小少年爬上西去的货车,独自到济南谋生去了。

  济南做童工遇恩人

  生病卧床众人伸手

  初到济南,李凤琪被亲戚介绍到济南市府食堂做堂倌。堂倌都是童工,其中有三个无家可归的孤儿。经理姓马,和蔼敦厚,温文尔雅。他知道几个孩子家贫失学,晚上餐厅一关门,就把五个童工召集到一起讲授《论语》。几个孩子听得云里雾里,只有李凤琪领悟最快。食堂后来撤销,马经理把他介绍到市图书馆当勤杂工。每天擦桌扫地,沏茶倒水伺候公职人员,有空他就看闲书。图书馆主任姓陈,是个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见李凤琪看武侠小说,对他说知识能改变命运,要读有用的好书。她开出一张书单,空闲时还教李凤琪学英语,从字母到单词一句句地教。

  次年春,李凤琪得了一场伤寒,卧床半年。一起做工的王兴在马道口贫民窟有半间房子,让李凤琪暂住养病。起初病重发烧,陈主任派一个懂医的职员给他打针、吃药,并继续发工资。王兴领到工资买成粮食,交给同院的张大娘,让她做饭给李凤琪捎上一碗。

  贫民窟里住着七八户人家,有泥瓦匠、拉车的、剃头的、卖艺的、要饭的。他们听说这孩子从外地来济南做工病在这里都深表同情,谁家做了粥饭、野菜或小豆腐,都盛一碗端到他的床前。

  1945年秋,日本投降了,日伪政府机关一片混乱,陈主任回了东北老家,李凤琪断了生活来源。可是,张大娘每天仍旧给李凤琪送饭。后来他发现饭里有馊味,这才恍然大悟:饭是在外边讨来的!蓦然,他想起在上海讨饭的难处,面前的老人多像自己去世的妈妈呀!社会虽然黑暗,但到处都有好人,他懂得了感恩,看到了光明,增添了奋斗的勇气。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