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医附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实施首例“零射线”“零造影剂”房颤射频消融术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8-09 10:01:03
近日,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在李敬田教授指导下,由毛帅、郝杰两位主治医生为一位“阵发性房颤”患者成功实施首例“零射线”“零造影剂”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提高,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甚至200次/分以上,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房颤的发生与脑卒中、心力衰竭等息息相关,根除房颤就可以极大地减少房颤相关栓塞并发症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减少脑卒中所致的残疾率,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零射线
保护医患 “无铅无挂”
以往的房颤手术中必须使用放射线,手术医生才能看到器械的位置、患者的心脏情况等。术中的放射线对一般患者影响不大,但对于手术医师、孕妇、未成年人以及高龄老人,放射线的副作用则相对突显出来。另外,对于一部分造影剂过敏的患者,无法进行放射线造影,也因此无缘接受房颤射频治疗。
而在T3D+ICE(腔内超声)指导下的“零射线”“零造影剂”房颤射频消融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部分人群的问题。零射线射频消融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由北京安贞医院喻荣辉教授首创,医院在潍坊地区创新性的将T3D技术和ICE结合,使得房颤射频消融更加绿色安全,真正实现了“无铅无挂”。
近年来,潍医附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在李敬田主任带领下,开展多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此次房颤的零射线、零造影剂射频消融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对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的诊治水平再上新台阶,今后将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更加专业可靠的医疗保障。
(来源: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span style="font-family: 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0px;="" letter-spacing:="" 0.544px;"=""> 心血管内科)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