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做到两统筹 夺取双胜利•提升全链条竞争力,续写蔬菜产业“洛城故事”

来源:潍坊融媒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06-14 17:54:40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夏日炎炎气温高。在寿光,“做到两统筹、夺取双胜利”的火热场景比比皆是,位于洛城街道韩家牟城村的寿光市智慧农业种苗产业园就是一例。

即将建成的智慧农业种苗产业园。

  “这是街道承担的国家农业综合性改革试点项目,从测绘到签拆迁协议再到开工,都达到了最快速度,近期开始蔬菜定植。”洛城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方腾告诉记者。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今天的洛城,被赋予寿光东城新区的角色,加快城市更新的同时,继续深耕蔬菜这一传统和主导产业,提升全链条竞争力,续写蔬菜产业“洛城故事”,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斟灌彩椒畅销国内外。

  品牌矩阵享誉华夏

  位于寿光最东部的东斟灌村,种大棚五彩椒已有20多年,畅销国内外,村党支部书记李新生用一组数字概括品牌价值和带来的收益:“全村五彩椒总产量22000多吨,产值1.5亿元;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7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1万元!”

  东斟灌村要让五彩椒品牌更响!他们扩大规模,连续三年每年新建大棚都超过50个,向着“中国五彩椒第一村”奋力前行。

  “尧河长茄”“浮桥萝卜”“寒桥丝瓜”“情侣小黄瓜”……一个个源于洛城街道的本土蔬菜品牌,抢先进入国内各大城市商超柜台,进入寻常百姓家,共同打造出“洛城菜品”的强大矩阵和气场。

种业研发。

  种业创新激流涌动

  洛城既是知名品牌荟萃地,更是“种业硅谷”。他们培育壮大三木种苗、京研益农等蔬菜种子种苗龙头企业、种苗企业73家,年繁育能力达到3亿株。2021年,成功申请新种子品种权11个,街道累计达到69个,占寿光品种权申报率的67%。

  即将定植的寿光市智慧农业种苗产业园依托“智慧洛城”公共服务平台,不仅仅是生产智慧化的别称,还是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的全产业链项目,将为洛城乃至寿光种业创新增添动能。

东华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工人在分拣“寒桥丝瓜”。

  抢占预制菜产业风口

  山东天成鑫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鸭血罐头产品出口资质的企业,出口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寿光天惠鸿元食品有限公司肉鸭分割产品2021年销售收入18.6亿元,预制菜品种销售收入达到7.3亿元……走进洛城,能强烈感受到这块热土上预制菜产业的强劲脉动。

  目前,洛城街道预制菜重点企业7家,年产值30亿元。当前,寿光市在该街道依托正大寿光国际蔬果智慧产业园、蔬菜产业集团蔬菜精深加工等重点项目,以及天惠、天成等畜禽龙头企业,做强企业平台、做优产品品质、做大产业集群,建设预制菜产业示范园区,寿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潍坊打造“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的征程上,“洛城板块”不断壮大,足音铿锵。

  党建引领合作社行稳致远

  东斟灌村的李保先种着“党员示范棚”,他告诉记者:“五彩椒试种成功后,大伙都想种,但土地和资金怎么保障是问题。党支部带领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社和资金互助合作社,把问题一一解决了。”

  党建引领,产业兴旺。目前洛城街道斟都果菜、华仁果蔬等17家合作社,均通过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认证,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5家。今年以来,他们又开展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突出党支部领办,为产业注入“红色动力”。

电商直播卖菜。

  “洛城菜、网上卖”蔚然成风

  近年来,寿光注重通过蔬菜电商销售渠道拓展,推动产业变革。洛城街道一马当先,推进“互联网+”深度融合,建设寨里农业电商直播基地,探索“定制农业”“基地直供”等特色电商营销模式,吸引电商企业入驻,全街道每年网上蔬菜销售量达1.4万吨,“洛城菜、网上卖”蔚然成风。

  洛城街道褚庄村30多岁的王建文返乡成立寿光文诚控股集团,带领一帮年轻人专门做电商,曾创下一个月销售75万斤贝贝南瓜、两年卖出7000万斤寿光蔬菜的记录,作为“鲜馥”品牌创始人,他还获评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2021年我们卖出了6亿多元的蔬菜,大部分通过线上,货源以本地为主,客户遍及全国各地,只要是通快递的地方,都会有我们的蔬菜。”文诚控股集团的葛艳丽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们不再满足于买进卖出,还带领乡亲们成立合作社,种植优质“网红”品种,涉足种苗研发,提高了供应链的稳定性。

  “我们将坚持世界眼光、全国定位,争当农业高端技术的实践者、智慧农业的推动者、国家蔬菜标准的推广者、寿光蔬菜高端品牌的打造者,带动乡村振兴全面起势,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对今后产业发展,洛城街道党工委书记董永亮这样勾勒经纬,描绘蓝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希明/文图
通讯员:戴静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