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水剑 | 要让城市温暖直达残疾人心间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5-15 10:21:14
要让城市温暖直达残疾人心间
□潍坊融媒评论员 宋玉璐
今年5月15日是第32次全国助残日,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口数量达8500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残疾人老龄化现象更加明显。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是城市发展的一大课题。
蓝天白云下的城区分外美丽。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晓光 摄(资料图)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的关键。今年助残日活动的主题是“促进残疾人就业 保障残疾人权益”。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提出“2022—2024年共实现全国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100万人”的任务目标。积极引导残疾人就业既维护了社会公平公正,更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促进残疾人就业需要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参与、社会共建,多方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拓宽就业渠道,让残疾人就业无忧。
完善无障碍设施,是建设残疾人友好型城市的基础。2021年,深圳通过了《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在全国首次提出无障碍城市理念。为改善残疾人群体出行难问题,今年,福建省也将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无障碍设施就像是城市的毛细血管,细密微小但不可或缺,不但能为残障群体带去出行便利,还能提醒普通人多一份理解与关怀。在最大程度上提供公共无障碍设施,是鼓励残疾人独立出行、保障残疾人有尊严出行的重要举措。
奎文区大虞街道孙家社区“如康家园”工作人员为残疾人送辅助性器具。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摄(资料图)
只有人民观念“无障碍”,残疾人才能更“普通”。建设残疾人友好型城市,要帮助其自然而然融入社会,这就要求城市中不仅要有“有形”的设施,还要有“无声”的保护。给予残疾人“润物细无声”般的保护,首先要有更完善、有力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维护残障群体的权益。日常生活中侵占盲道行为突出,正是反映出了法律法规的缺失,让侵占者少了敬畏之心。另一方面,还需要利用好“助残日”等契机,长期开展宣传活动,引导公民意识觉醒,多关注、关爱身边的残疾人。
建设一座讲文明、有温度的城市,就要让所有人群都能生活得幸福、舒适。对于残疾人群,要多一份关怀、多一份体贴,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和普通人一样的服务。推动残疾人事业向现代化迈进,高质量满足残疾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势必会让我们城市的明天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