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 山东开展专项行动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03-07 17:59:00
资料图:通过设立“森林消防哨卡”,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不断强化林区群众森林防火意识。
当前,春耕生产和春季旅游即将进入旺季,农事用火、旅游用火、祭祀用火逐渐进入高峰,山东进入每年一度风干物燥、野外用火集中、人员活动频繁的关键时期。记者从山东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全省即日起开展“森林防灭火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严防一般森林火灾,杜绝重大以上森林火灾和人员死亡现象发生。
重点林区要增加宣传标牌和标语的密度,确保宣传设施外观完好、字迹醒目。森林公园和景区门票要加注森林防火注意事项,在进山主要路口要设置防火宣传牌、悬挂火险等级提示旗帜标识等,使宣传覆盖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公民。要广泛普及森林防灭火知识和应急处置技能,在清明、“五一”和高森林火险时段,集中开展以“强化野外火源管控、移风易俗文明祭祀”为主题的森林防灭火“宣传周、宣传月”活动。
各级森防指办公室、应急、气象、林业、公安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对接,针对春季天气干燥、火险等级高的特点,根据降水、风力、可燃物等因素,不定期实施研判,多维度分析研判森林防灭火工作形势。大风等极端天气,及时发布森林火险天气预警。省森防指办公室将继续坚持每天和气象部门发布全省24、48、72小时森林火险天气预报,卫星林火监测平台24小时在线,每10分钟一次对全省域进行监测,对发现热点第一时间进行研判,调度处置。各级要综合运用各种监测手段实现全天候、全时段的立体监测预警。遇有高危火险天气,要第一时间向社会作出预警。
进山路口、村(居)周边、火情频发易发多发区域等重点部位增设检查站、护林房,派专人值守,及时收缴火种,劝阻和制止用火,把火源堵在山下林外。护林员管辖区域要明确管护区域边界和面积,对管辖区域内焚烧地边地堰、农作物秸秆、农业生产废弃物、焚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和游人在林区内吸烟、野炊、燃放可移动火源等重点火源实施靶向管控。监管部门要加强用火审批和监管,坚决杜绝林区高火险天气室外用火和动火作业,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预防责任。各级政府高火险天气时要及时发布《禁火令》,必要时实施封山,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要加强可燃物清理和林地抚育,对林城结合部、林村结合部、林缘地带、山区道路两侧、重要设施周边等关键重点部位提前采取措施,减少火灾隐患。对林区隐蔽祭祀场所、农家乐、废弃建筑(仓储)、涉林作业工区等重点区域进行不间断排查,对可能出现野外用火和引发火灾的场所采取强有力的管控,必要时予以取缔和停工。深入组织开展林牧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治理工作,消除输配电线路通道安全隐患。省森防指办公室将根据梳理出的森林防灭火容易存在的9类86项隐患清单有针对性地指导督查整改。3、4月份,省政府安全生产专班152个督导组将组织对各级森林防灭火工作实施定向精准督导。
各级林业、公安等部门要加强联合执法,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对野外火源、违法违规用火、违法违规作业、违规进入林区、超越开放界限旅游等行为的查处和处罚力度,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罚、违法就抓”,始终保持对易引发森林火灾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已发生的森林火灾,要尽快组织案件侦破,查明火灾原因,严惩肇事者,提高打击震慑效果。
各地要以应对本地最大风险危害为基点,及时增添大型高效灭火机具、水灭火装备、通信指挥装备以及森林防灭火专用车辆,加强扑火机具检查、检修,备足车辆和油料,确保随时可用。专业消防队伍要提前布防,24小时备勤,扑救难度大、危险性高的火灾要侦查分析研判后以专业扑火力量为主,优先调集受过训练的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坚决防止发生救援人员伤亡。
专项行动期间,各级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制度,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林业主管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和重点林场负责人要在岗值守;瞭望台观测瞭望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确保在岗在位;视频监控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护林房和监控中心专人24小时值守;卫星监测软件24小时上线,专人负责盯守,随时核实火情信息;专业队伍、航护飞机等应急处置力量24小时待命。
责任编辑:庞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