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小村庄蝶变现代农业大园区

——从坊安街道洼里村的振兴看坊子区园区农业发展

来源:潍坊日报   发布时间:2021-07-28 08:49:17

  玉泉洼种植合作社的立体化盆栽种植。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摄

  管理20亩的玻璃温室,四五名工人便可轻松搞定;有机蔬菜一层叠一层,“住”到了十层立体化盆栽架上,一年出产16茬有机蔬菜,亩均产值达300万元……在坊子区坊安街道洼里村,包含着20多项先进技术的十层立体种植模式已经成熟。十年间,该模式的发明人、洼里村党支部书记刘向东带领村民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洼里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如今的洼里村,可谓日新月异、处处是景,先后揽下“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好客山东·最美乡村”等称号。2020年底获得“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称号,完成了从“落后村”到“亿元村”的华丽蝶变。

  新思路带出致富路

  洼里村,因地势洼陷而得名。2011年以前,水不通、路难走、电压低,是长期以来困扰洼里村的老大难问题。没有就业渠道,村民不得不外出打工,洼里村眼看着走向“空巢”,大伙儿想到了在外创业的刘向东。1970年出生的刘向东,青年时离家打拼,在山东潍坊建设集团担任项目经理。一边是自己一路打拼的企业,一边是寄予厚望的父老乡亲,要做出选择太难了。

  “回去!”刘向东意志坚决。2011年的选举中,560名选民537票赞成,刘向东以高票当选村主任,后又以全票通过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洼里村的变化始于这一年。

  穷则思变。多年的企业经营使刘向东养成了凡事提前谋划的习惯。自打干上了村支书的第一天,他就开始琢磨如何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一幅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发展现代种植业的致富规划图日渐在刘向东心中清晰起来。

  刘向东开始带领党员和村民代表去寿光三元朱村、烟台等地考察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种植技术。回来后大家都认为洼里村土质好,引进有机种植业会有发展前景。但计算前期投入,党员和群众都傻了眼:建设一个大棚就需要十几万元,对于多年没有经济收入的洼里人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困难时刻,刘向东的坚定给群众们撑了腰:“大家只要想好好干,钱多的多拿,钱少的少拿,剩下的我全出!”就这样,村民们东拼西凑,你3万元、我2万元,一个月的时间,19个日光大棚建起来了,刘向东自己垫付了200多万元。他带领村民流转村土地300余亩,建设19处日光温室大棚,成立了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创建了玉泉洼生态观光园,开始了探索设施农业发展之路。

  2012年3月,村“两委”决定大力拓展有机循环农业,对玉泉洼生态观光园进行了为期3年的有机种养殖的产业发展模式转换。

  转型发展之后的第一季,由于有机蔬菜成本高、品相不好、产量低、市场认可度弱,联合社亏损67万多元。为解决盈利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洼里村的党员干部主动去职业学校、龙头企业等地学习新技术,并想方设法拓宽销售渠道。

  坊子区委、区政府也主动帮助找销路、引项目,帮助玉泉洼村创品牌、闯市场。发展种植业必须有科技支撑。为了发展好洼里村的有机种植产业,刘向东先后从省、各市请来40多名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村民面对面讲解、手把手传经,并高薪聘请两名技术专家驻村指导,保证科学种植。同时,他带领村民四处考察,从美国加州大学、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大学和研究机构聘请30余名专家教授,引进推广美国、以色列、荷兰等国家的有机种苗、立体栽培、生物菌肥等先进技术20余项,经过不懈努力,玉泉洼果蔬因口感好、质量高,迅速打开销路,并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真正为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现在玉泉洼联合社年生产有机蔬菜6000吨,实现产值8600万元。建有日光温室大棚60余个,年生产有机果蔬1500多吨,玉泉洼生产的草莓、西红柿、黄瓜等13个品种的果蔬通过了国家农业部有机产品转换认证,并注册了“玉泉洼”品牌。

  让蔬菜住上10层楼

  为了让土地创造出更大的价值,2018年,玉泉洼集成应用荷兰温控技术、以色列滴灌技术、美国活性菌种技术、德国泥炭土等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农业种植技术,创新研发了“智能种植床”技术,10层立体化盆栽种植技术,被誉为继寿光大棚革命之后的又一次“有机革命”。

  这一技术突破带来的效应,正是坊子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开展招才引智、招院引所的一个成功案例。近年来,坊子区广泛对接国内外最先进的农业科技领军人才,走在了农业科技的前沿。仅洼里村的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就与以色列LR集团、中国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等专业研究团队合作,先后组建了青岛农业大学潍坊现代农业研究院,辛凯博士、廖渊崇博士专家工作站等平台。

  “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地把‘智能种植床’技术输出到了哈尔滨、无锡、井冈山等外省、市、地区和省内多地,都已经初见成效。”刘向东表示。该技术颠覆了传统农业种植模式,突破了农业种植上的地域、空间限制,结合地源热泵、种植基质、酵素发酵等技术,以及一系列的自动控制系统,为作物提供18℃至25℃的恒温生长环境,实现了立体种植、生态循环、智能精准、高产高效,把叶菜生产周期缩短至22天,一年可以收获16茬,亩产值高达108万元,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上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目前,这些盆栽菜,连盆带菜一起进入千家万户的阳台上,既可以满足现吃现摘的蔬菜供应,也可以成为阳台一景,受到很多市民青睐。”刘向东介绍,盆栽菜可实现定制化,家庭可根据实际需求的数量和品类领养,一般两个月后,蔬菜生长进入老化期就可以返回工厂进行换新,全程可追溯。

  目前,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已经在上海等地建立蔬菜基地,并且利用京东、阿里巴巴等渠道进行线上销售,建立了从育苗到餐桌的一整套可追溯体系,产品供不应求。

  产业发展无止境。刘向东表示:“有机蔬菜智慧工厂产品除以盆菜、叶菜等形式进入千家万户和各大一线城市外,我们还将配套建设精深加工智慧车间,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还可以进一步生产制作代餐粉、果蔬粉等产品。”

  产业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

  如今的洼里村,以联合社为主体规划建设莫沙夫田园综合体,经过多年发展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并将农业产业链条延伸至特色加工、休闲旅游、教育培训等业态,增强了农村发展的产业基础,有效带动了区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坊子区园区农业发展的一个亮丽品牌。

  “我们在发展中采取以农业为基础,向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融合的方式发展。”刘向东说。近年来,玉泉洼不断投资,不断变化,实现总投资10亿元,流转土地333.3公顷,建设了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和日光蔬菜大棚108个,果树园20公顷,池塘4公顷,生态奶牛场8公顷,生态蛋鸡繁育基地3.3公顷,沼气池、酵素车间、有机肥厂3.3公顷,优质富硒有机大米示范基地。

  “我们大力实施农业投入品减量行动,深入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实现园区生产废弃物‘零排放’。”刘向东介绍。玉泉洼从一开始便严格按生态标准生产有机菜,为了让土地达到有机种植基地的要求,玉泉洼坚持发展有机种植产业,生产上广泛应用“畜-沼-菜”“畜-沼-果”技术,打造了“沼气+种植+养殖”的循环生产模式,整个农业链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圈。

  产业兴,乡村美。洼里村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倾注着刘向东的心血。

  “看到家家富裕,村民日子过得和美,那是我最大的满足!”谈到带领村民发展有机种植产业的感触时,刘向东深情地说。近年来,他带领村民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借助玉泉洼生态观光园这一平台,总结提炼、宣传推介有机种养模式,培育有机文化;开设陶艺制作、风筝彩绘、面塑体验等项目,大力宣传农耕文化。村“两委”牵头成立文艺宣传队,定期进行文艺演出,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打造“乡村文明手绘墙”“善行义举四德榜”,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活动,奏响了和美向上的新农村乐章。

  ■记者手记:

  走在洼里村,高标准现代化大棚、有机蔬菜智慧工厂、智能种植床……所见所闻,都给人以愉悦与向往。这个曾经的落后村,如今已发展成为坊子区推进城郊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标杆。

  洼里村的实践告诉人们,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要抓准发力点充分“借势”,抢抓政策机遇、区位机遇和平台机遇等,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农业产业链结构;也要善于“用势”,找准契合点,找到自身发展路径。在我市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坊子区利用得天独厚的城郊优势,抢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合作科研院所的智力、技术优势,大力发展规模化、高效化、现代化、智慧化现代农业,做出亮点、做出特色、做出品牌,全力打造出了乡村振兴的坊子样板。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晓杰/文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