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同心奔小康 | 三元朱村的“新农夫”

来源:潍坊日报   发布时间:2021-04-08 09:30:01

  数十年前,第一代冬暖式蔬菜大棚在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率先问世,从此掀起一场绿色革命,拉开了强村富民的序幕。作为村里的孩子,王聪、徐少鹏经常到新建的大棚边上玩耍,那时他们的梦想是离开黄土地,到城市里闯荡和生活。没想到长大成人、在外工作多年后,他们又回村接过了前辈的担子,成为一名菜农。“回来五年多了,自己的选择没有错!”站在一座被村里当作文物保留下来的第一代大棚前,王聪感慨万千,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王聪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毕业后在潍坊市区一家企业工作,收入不低。2015年,看到村里各方面配套不断完善,跟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种菜的农民日子也越来越好,他萌生了回家种棚的念头。最后在父亲王万章的支持下,他果断辞职,返乡当起了农民。

  万事开头难。由于缺乏经验,王聪起初并没有获得可观的收益,心血和汗水付诸东流。在家人和村党支部的鼓励下,他迎难而上,继续拼搏,遇到问题虚心向“老把式”请教,虽然皮肤晒黑了,手上也生出了茧子,但逐渐掌握了种棚要领,品尝到了收获的甘甜。2020年夏天,王聪完成四个大棚的翻新,并安装了打药机,蔬菜产量和质量都上了一个台阶,一年赚了20多万元,比上班强多了,更坚定了他在农业这条路上走下去的信心。

  “我们这一代菜农从青年到老年,年龄大了,有点吃不消,原打算干不了就把大棚承包出去的,没想到儿子不怕吃苦受累,决心回来‘玩棚’,我们终于有接班人了!”王聪的父亲王万章深感欣慰。

  作为较早回乡种棚的一批青年,王聪等人的成功转型为其他在外青年树立了榜样。2020年下半年,三元朱村的徐少鹏、王宏强等人也回到三元朱村当起菜农。具备吃苦精神加上父辈们的言传身教,以及对现代科技手段的轻车熟路,他们很快进入正轨,成为三元朱村的新生力量。

  作为冬暖式蔬菜大棚发源地,经过数十年岁月洗礼,三元朱村依然扮演着领军角色,为“寿光模式”创新提升贡献着力量。这不仅仅体现在大棚发展到第七代、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尖端技术广泛应用,更体现在返乡青年加盟,以人才振兴实现了事业后继有人。对于这宝贵的发展要素,各级党组织给予了最大扶持。村干部徐崇慧说:“对回乡发展的年轻人,我们出台好政策,委派技术人员全程包靠,遇到技术、资金问题,村里帮助协调解决。近年来已吸引30多名在外青年回乡创业。”孙家集街道党工委书记游国勇告诉记者:“青年人回乡,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活水和动能。我们出台了关于家庭农场、成方连片大棚园区建设等一揽子激励政策,聚合和支持以青年人为主的力量,让农村更美、产业更强、农民更富!”

潍报全媒体记者:孙希明/文

责任编辑:李倩

通讯员:董玉方 纪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