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文明新风润凤城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0-10-15

       近年来,高密市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推动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内容,秉承“服务民生、促进文明、建设小康”的宗旨,以“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喜事新办”为理念,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为建设美丽乡村注入了活力。

       红白喜事“新风堂” 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金秋十月,走进高密市柏城镇小河崖村,扑面而来的是清新、舒畅的文明之风,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真诚、和谐的温馨氛围。这正是小河崖村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带来的喜人变化。

       “我们这个村自从实行移风易俗,一年有七八个结婚的,都是很普通,死了人以后我们这个村都戴花戴孝章,老百姓得到了实惠,省下了一大部分钱。”柏城镇小河崖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王良斌说。

       依托美丽乡村建设,高密市柏城镇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婚丧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的行为,将婚丧嫁娶规定制度纳入村规民约,形成事前报告和办理登记工作机制,引导群众逐步接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风尚。据了解,柏城镇现35个村已全部下发移风易俗明白纸、红白理事会成员名单及办事流程,并回收回执单,确保宣传到每家每户。各村利用大喇叭、宣传车等渠道,每天滚动播放移风易俗宣传内容。

       和柏城镇一样,密水街道的移风易俗工作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密水街道从完善机制、诚信惩戒、行业自律、村规民约等方面持续发力,打出“组合拳”,进一步压实责任,推动移风易俗向纵深发展。街道统一为86个村居制作了移风易俗版面,发放统一的记事本,村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坚持“丧事十三不”等新习俗,先后召开4次大的培训会议,分管同志到各个社区召开了支部书记、村居文书、理丧人员会议,手把手地培训、指导。

       “我们对街道86个村居的移风易俗情况,每月一次现场检查,评估打分。目前,全街道形成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廉办、文明理事、孝老敬亲、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密水街办副主任夏克荣告诉记者。

       近年来,高密市加大对红白理事会规范化管理力度,革除陋习、倡树新风,村民在办理婚丧事过程中不大操大办、不互相攀比,文明节俭办理婚丧嫁娶事宜在高密市已经逐渐形成新风尚,高密市960个村居已选聘了960名“有文化、有能力、有专业知识、热心公益事业”红白理事会会长和1530名会员,他们成为移风易俗的“主力军”,履行殡葬管理服务的职责和义务。

       高密市还将红白理事会建设工作纳入镇街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确保红白理事会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目前,全市红白理事会覆盖率已经达到100%。由红白理事会承办的丧事活动比例达到95%以上,户均节省殡葬费用3000余元,极大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

       “文明信用”亮点多 标杆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7月18日晚,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振兴•文明信用”工程巡演活动在高密市夏庄镇张家官庄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舞台举行。晚会现场,还对文明信用户进行了授牌仪式,激励大家向这些文明信用户学习。“评上‘文明信用户’后,不用抵押担保就能贷款,利息还低,做买卖生意顺利多了。”一位领奖的文明信用户说道。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进乡风民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高密市借助“乡村振兴·文明信用”创评巡演的契机,以“乡风文明”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村民“信用资本”,按照“全民授信、线上办贷、不用找人、想贷就贷”的指导方针,将“文明信用创评”和“整村授信”相结合,真正体现“文明信用”的社会价值,让文明信用户更好地获得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

       自2019年以来,高密市文明办、高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高密市农商行对全市892个村庄进行有序整村授信,通过上门采集信息、开展农金夜校培训、金融知识宣讲等方式,为广大农户建立了金融档案,通过“信e贷”线上办贷系统,给符合条件的文明信用户全部授信。主要做法是将“党建工作先进、产业优势明显、村委配合度高、乡风民风文明”的村庄创建成标杆村和样板村,对潜力较大致富项目、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等进行重点信贷支持。截至目前,创建文明信用标杆村180个,打造文明信用样板村52个,评选文明信用户12.5万户,累计完成授信36.8亿元,促进了农村产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为切实解决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生产大户贷款难问题,高密市对全市范围内的农业龙头企业、养殖大户、种粮大户开展逐户对接,针对资信状况、产业规模制定差异化信贷政策,在政策制定上做到让利最大化。截至6月末,已完成155家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360家种植大户、786名乡村好青年、545户新型职业农民、12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家省重点工业企业的对接,累计发放农耕贷款7601万元、乡村好青年贷款5174万元、农业龙头企业贷款1.26亿元、生产经营贷款7.64亿元,有效缓解了疫情对本地工农业生产造成的冲击。

       此外,高密市文明办还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惠农强村”文明实践分析机制,实现文明创建、产业发展、治理有效一体推进。根据全市旧村改造实际和搬迁、回迁群众装修房屋资金需要,尽量减少装修费用对生产经营资金的挤占,高密市文明办、高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调研与高密市农商行制定“新居乐”专项贷款政策,为搬迁、回迁群众提供了优惠利率扶持。截至目前,已发放“新居乐”贷款8802万元,为搬迁群众安居乐业解除了后顾之忧。为提高全市集体经济薄弱村居收入水平,改变这些落后村居无钱干事的困境,高密市文明办、高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高密市发改局、高密市供电公司、高密市农商行推出了“光伏贷”项目专项贷款,为有意向通过光伏发电致富的村居提供信贷支持,得到了很多镇(街、区)和村居的热烈响应,截至目前,已发放光伏贷专项贷款6680万元,帮助不少村居一举摘掉了全年收入低于5万元“软弱涣散村”的穷帽子,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提升了村级治理效能。

       群众评群众议,“道德银行”激活乡村善治

       “扣了分,怪害臊!”由于院墙外有杂草未清理,高密市胶河生态发展区张家庄村村民张新礼“存”在村“道德银行”的积分被扣掉60分。去年,60岁的张新礼在“道德银行”积分达500多分,今年年初兑付了700多元奖励。眼瞅着有的村民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获得积分,被老伴埋怨一通的张新礼“急了眼”:“一定要履行好房前屋后‘四包’责任,另外多做好事把丢掉的分数‘赚’回来。”

 

       两年前,高密市胶河生态发展区在张家庄村试点推行“道德银行”,激发村民参与意识。“存进去的是道德,取出来的是实惠。”10月13日,张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新喜指着村公示栏说,通过推行家庭积分制管理,张家庄村一月一打分,一月一公示,分数以道德币的形式存入道德银行,根据各自在道德银行“账户”上的积分,年底领取相应的现金和物质奖励,表现优秀的纳入诚信体系,由农村信用联合社增加授信额度。

 

       在张家庄村道德银行台账公示表上记者看到,每位村民做了什么好事,加多少分,上面写得清清楚楚。记者了解到,在张家庄的“道德银行”中,村民有专门的道德本,每家每户设立道德页号,对尊老爱幼、拾金不昧、捐款帮助、义务打扫卫生、孝敬老人、见义勇为等好人好事进行逐一登记。左邻右舍也可对发现的好人好事向村监督委员会反映,相关负责人经核实后进行登记公示。在采访中村民们告诉记者,如今在张家庄,谁家榜上没有积分,都不好意思出门。

       记者注意到,“道德银行”之所以能试点成功,是找准了道德评价这一切入口,将道德评价从律己守法、移风易俗、清洁卫生、勤劳致富、敬老爱亲等10个方面40个细项进行了量化,从而确保道德评议有据可循、有章可依,让碎片化、抽象化的道德打分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今年,高密市胶河生态发展区在前期试点、各社区选村培育基础上,准备利用一年时间在全区57个村全部建成并健康规范运行“道德银行”,以家庭文明积分争创“星级文明户”,力争形成“村村争创文明村、户户争当文明户、人人争做文明人”的良好局面。

       “为确保‘道德银行’实效激励作用,我们在年底兑现上将加入诚信贷款授信、合作社政策优惠以及推荐区内企业就业等措施。”高密市胶河生态发展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57个村已经开展了第一季度的评分工作,初步看来已经有所改变。

       让“有德者有得”,让勤劳者受赞美,让好人好事有奖励,正是一种符合当下现实的柔性治理。当崇德向善慢慢融入社会风气,慢慢影响到人们的习惯,乡风文明才会得以滋养。(潍报全媒体记者 孙瑞荣)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