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提高改革攻坚能力

来源:潍坊日报   发布时间:2023-11-18 14:56:00

  

奎文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物业服务领域难点、痛点、堵点,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行业监管,切实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图为东昊上河园小区党支部举办“‘亲邻里·聚民智’亲邻议事会”活动,共商共议汇聚小区合力。 (资料图片)

◎于海元

  作风是干事之基,能力是成事之本。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干部队伍能力作风提升行动中,市委特别强调要提高科学决策、推动发展、改革攻坚、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五种能力”。其中改革攻坚能力彰显了敢为担当精神和开拓创新意识,是开辟发展“新格局”的关键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的进度与成效。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坚定改革决心,砥砺攻坚意志,全面提高改革攻坚能力,为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贡献自己的力量。

  坚持人民至上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千计万计,群众路线是第一计;千难万难,问计群众就不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人民群众是实践中直面问题的第一群体,也是解决问题的第一群体。群众的智慧充满了首创性和实效性,是领导干部提高改革攻坚能力的不竭源泉。改革攻坚实践中,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最大限度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及时上升为理论和政策,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坚持自信自立

  保持改革勇气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我们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锐意改革,激励创新,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推进改革,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如今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坚定改革的信心决心,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向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开刀”,持之以恒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

  坚持守正创新

  把握创新正确航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创新是推动改革攻坚的重要引擎,领导干部首先要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同时,要在创新中坚守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只有“本根不摇”才能“枝叶茂荣”,才能确保改革事业沿着正确航向前行。

  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攻坚的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改革攻坚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难题、解决难题的过程。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问题,不善于发现问题。只有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科学地分析问题,深入地研究问题,弄清问题性质,找到症结所在,才能不断有效破解改革中的各种难题,提高改革攻坚能力。

  坚持系统观念

  增强工作系统协同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更艰巨、涉及面更广泛、推进程度更深入,靠某个地区、某个部门单兵突进已经行不通了,靠几项改革举措零敲碎打更行不通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各项改革举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这就要求我们增强辩证思维和大局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使各项改革举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推进改革攻坚的强大合力。(作者单位:潍坊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聂臻臻